APP下载

“迁村并点”下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9-10陈志娥陈志玲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监护人幼儿园幼儿

陈志娥 陈志玲

摘 要: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迁村并点”下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待改善、教育抚养者观落后家庭教育内容片面化、家庭教育方式单一。为此,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个层面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当地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平鲁区“迁村并点”下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背景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可以了解到临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从文化程度上看,有69.57﹪的临时监护人没上过学,由此可说明大多数临时监护人都不具备多少管教孩子的知识和文化的教育能力。

笔者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迁村并点”下的新移民村在居住环境上相较于以前质量有很大的提升,新房、柏油路代替了原来的土窑和土路。在“迁村并点”下的农村慢慢形成了一种博彩文化,越来越浓厚的赌博氛围日渐形成,对此当地干部不闻不理,乡风令人堪忧。

(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

1.临时监护人的家庭养育观

“迁村并点”下留守幼儿的临时监护人比较看重“养儿”的“防老”作用。此外,有55.43﹪的老人选“孩子有出息了,能光宗耀祖”,说明留守幼儿的临时监护人们更多关注家族的繁衍和兴旺,在他们看来,孩子的成就可以代表整个家族的荣耀。

2.临时监护人的教育期望观

绝大多数临时监护人对孩子都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孩子有高学历,同时因自身的经历,希望有高收入者大于期望有高学历的人(45.65﹪>39.13﹪),只有少数临时监护人期望孩子成为自食其力和对社会有用的人。综上,大多数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幼儿的期望过高且太过功利,只有较少部分人切合实际。

(三)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内容

1.重视识字教育,轻艺术教育

“迁村并点”下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内容呈现片面化,重视智力的培养和身体的养护,轻视美育和德育。在访谈中一位老人表示:“教孩子学写字、认字,这几年跟着大队也学了不少字,比以前强了,能教小娃们了”。

2.故事类型单调

与未“迁村并点”相比,移民村新建学习,有些小卖部还卖一些幼儿卡通读物,但很多时候由于老人观念、文化程度等原因,较少给幼儿买和讲如今的儿童读物。访谈中一位老人说:“现在地里也不忙,孩子也爱听故事,没事干给他们编个,有时候不听话讲故事吓唬吓唬,买故事书也白花钱了,认不得字,就看花人人了,讲不了,最后全揪扯烂了”。

(四)临时监护人的教育方法

1.教育方法较简单粗暴

在访谈中一位老人对打骂的态度表示“不对了那就要好好管,小孩子有时听不进话,不打他不听话”、“打才听话了,孩子太顽皮了,要说他他听话那也行了,村里的孩子壮,哪能打坏了,我们也是小时候打出来的,一点事也没有”,可以清楚的看到老一辈的教育痕迹仍在延续。教育是一种爱的干预,临时监护人要有爱智干预的能力,这种干预讲究关怀性和策略性,显然体罚是与之背道而驰的。

2.教授内容以说教为主,简单重复

笔者就4岁孙女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老人前一天晚上教的内容幼儿在第二天晚上再问时,就会对这个字不能一下子说出来,犹豫半天才会吞吞吐吐的说出来,有几次是直接就忘记了。对此老人也很生气,总觉得是幼儿不用心记,有时会很生气的打骂幼儿,问老人是不是方法不正确,老人只说“我们也不懂,幸亏这几年迁到这儿跟着村里大队学了不少东西,识了些字”。

二、平鲁区“迁村并点”下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原因

(一)从家庭内部因素分析

1.临时监护人的教育素养

“迁村并点”下很多留守幼儿临时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是模糊的,虽然调查结果中显示,55.43﹪的临时监护人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依旧有34.78﹪的临时监护人表示不确定。并且有时会有一些专家讲座,但大多老人对一些教育观念还是无法理解。

2.临时监护人的教育期望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迁村并点”下的留守幼儿临时监护人对幼儿有较高的期望,大多临时监护人都希望孩子有高学历和高收入,他们希望孩子有出息了,能光宗耀祖,这也是许多孩子父母在外打拼后的感悟,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3.临时监护人的劳动时间

“迁村并点”是因农村退耕还林政策后实施的,因农闲时间的增多,村里好多人开始玩纸牌、打麻将,有些爱玩的老人因经济条件允许,在牌局不大的时候也加入到其中,好多老人也愿意带着孩子到这些人多的地方,渐渐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对牌局也产生很大兴趣,一些小朋友还将此作为游戏,进行一些等价交换。

(二)从家庭外部因素分析

1.家园合作少沟通

在调查中问“您是否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时,57.61﹪的临时监护人选择“有些了解”,33.70﹪的临时监护人选择“不了解”;在访谈中临时监护人对参加家长会与教师沟通情况表示“开家长会了,一学期也就一次,问孩子的成绩怎么样,老师一定要严加管教,不听话时候说不住就打他,我们也不懂,全靠老师教了”。

2.社会各界少关注

平鲁区有着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但这些资源仅在一些村落集聚,像屯军沟这样的迁移村,在没地、没资源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也没有出台一些有效的政策扶持。且对于农村博彩的盛行,当地政府也没有很严厉的惩罚制度。在村里的一些讲座大多局限在朔州市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政府及社会其它高校还未真正走到当地的迁村并点村里,留守幼儿临时监护人的受教育机会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三、平鲁区“迁村并点”下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家庭应高度重视其育人功能

临时监护人要转换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素养。父母永远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但对于留守幼儿的特殊性,祖辈们作为现行的家庭教育代行者,正确看待幼儿的发展,不能将孩子以后的发展成绩寄托在教师和父母身上。丰富教育内容。临时监护人要学会利用周边的一切有利资源,可以让幼儿学一些老人的手艺,如绘画、手工等,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尽量不要带幼儿到各种牌局中,远离低俗文化,提升幼儿对美的需求和认识。

(二)扩大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加强家园合作

首先,幼儿园主动与临时监护人沟通。在“迁村并点”村大多数临时监护人现状是有时间教但不知怎么教,所以针对临时监护人的不主动,幼儿园先发挥带头作用,将积极主动性在沟通过程中感染给临时监护人,最终达到双方的互动。其次,幼儿园应开展有关农村留守幼儿教育交流活动。与“迁村并点”下多个村的村干部合作、沟通,借助集体村委会的力量定期为临时监护人观看一些影片,鼓励他们交流各自家庭教育经验,激发临时监护人的教育热情,提高其教育能力。

(三)社会各界应多关注留守幼儿家庭教育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迁村并点”下留守幼儿的关注力度。开展宣传讲座,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政府继续鼓励当地高校到“迁村并点”村进行留守幼儿的专题讲座,鼓励高校学生到当地开展实习工作。在访谈中一位老人表示:“大队做宣传了,有些东西讲的还挺好,以前没咋听过还”。在问卷中也有表示教育方式来源于讲座的宣传,这些充分肯定宣传的力量,所以积极有效的组织宣传工作是关键。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临时监护人的教育素养,还能使家庭教育环境欠佳得到改善。因为博彩在“迁村并点”里非常很严重,浓厚的教育氛围会有利于此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朱文静.非连续性教育视域下农村儿童“留守困境”研究--以河南省包屯镇为例[D].云南:大理學院,2015.

[2]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监护人幼儿园幼儿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画刊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