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举措

2019-09-10雷艳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村干部集体经济村级

雷艳

集体经济具有利润共创、风险共担、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特征。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可以发展生产力,但容易造成少数人的富裕,导致两极分化;个体经济的分散性无法形成规模集聚效应,难以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农村集体经济既能克服家庭农业收益低、抗风险能力差的弊端,又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一、L乡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烤烟种植和煤炭产业曾经是L乡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烤烟种植面积和煤矿产能的下降,L乡面临经济发展乏力的困境。为此乡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生态旅游+林业”的发展道路,并引入企业全面打造休闲康养产业,发展了17公里“经济+景观”特色林带,面积10000亩。2016年来种植红豆杉、樱红桃、柿梨、柚橘,基本实现了一户一产业。同时,L乡立足自然禀赋,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种植中药材800亩、西瓜1500亩、蔬菜300亩,发展经济林8000亩,村上均建有集体经济组织。投资修建400平米气调库,实行瓜果生鲜错峰销售,推进农贸对接、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产销衔接,为产品拓宽销路。

二、L乡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支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者观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领导力不够。有的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缺乏创新和担当精神。此外,村干部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素质欠缺。有些村干部本身就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村干部工作补贴少,所以积极性不高。二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匮乏。当前,许多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创业、求学,留在家里的多是儿童、妇女和老人,这使得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缺乏充足的高层次人才和劳动力。

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性差,产业项目的后期发展韧性不足,项目遭遇瓶颈容易退缩放弃,难以实现持续发展。部分村没有潜心思考如何抢抓机遇实现自身持久发展,单纯依靠为企业提供服务获取协调费或租金,或依靠厂矿、个体经营户等取得收益。因此,村集体收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企业经营波动的影响。

财务监督管理不完善,审计机构不健全,存在风险隐患。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监管和审计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发展稳定及老百姓的满意度。一方面党内监督力度不够,没有专门的监督员;一方面没有成立由村民代表、党员和团体组织负责人构成的村民理财小组,没有对集体经济形成有效监督。有效的财务监管机制,也是对干部的一种约束和保护机制,机制的缺乏使作为集体经济组织者的领导干部违纪的风险隐患加大。

国家政策制度的刚性约束与可操作性之间的矛盾。在调研中,一些村干部虽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好思路,但由于没有政策的支持而难以实施。比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及其活动处于由村民委员会代管状态,而这两个组织的职能不相同,组织成员也并不完全重合,村民委员会无法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以经济法人地位成立公司或专业合作社进入市场。这就造成村干部要承担集体经济发展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这大大限制了村干部牵头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敢放开手脚,顾虑重重。国家资金投入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需要集体或个人预先垫付,这使得集体经济带头人面临资金压力。管理的科层制也使集体经济组织无法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三、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引进农村高层次人才

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村级班子是集体经济的组织者,对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拓宽选配范围,打破行业、身份和地域界限,从科技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和国家正式干部等人群中,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工作。实施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个培养”工程,从根本上强化对村干部来源群体的培训力度。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

积极挖掘人才资源,推动管理体制创新。通过组织学习考察、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来培育本地农村实用性管理人才。通过引进的方式招揽学历较高、有实践能力,适用于本村集体经济的新型管理人才。以薪资、福利待遇为突破点,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就业。动员从各村走出去的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的青年回村服务,当村官、办企业,推动家乡集体经济发展。

(二)贯彻创新发展的理念,形成长效机制,做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收益的稳定

1、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经济权利平等优势,加快实现农村资源资产化和产权明晰化,创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家庭承包地经营权流转,鼓励成立集体性质的公司。大力提倡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组建集体经济联合体,实现集体资本集中和人才集聚等多重效应,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实体。

2、发展方式创新。面向市场推进农村经济的股份化、资产化,通过农民自主选择,发展农村新型集体股份合作经济。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把农村现有的资源,特别是闲置和低效利用的资源、资产、资金有效组织和利用起来,通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组织协同方式、生产经营方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

(三)完善财务监督体制,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1、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三资”。从资金、资产、资源及经济合同入手,对村级集体经济“三资”进行摸底。尽可能以财务软件管理资金,设立村级内部网银专户,将原有的村级集体银行账户都归集到此系统中。要以台账管理资产,报上级部门备案。以公开竞标制度管理资源,在村级集体土地发包租赁、闲置资产处置、工程建设上实行公开招标制,所得资金用于村级集体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2、完善村级集体财务公开制度。成立党务村务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村民理财小组,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对财务公开活动进行监督。确保村级财务收支状况阳光透明,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好村级集体每一分钱,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不流失。

3、強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主体责任。乡镇要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监管,着重解决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等问题,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村级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村支两委要坚持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实际操作,让村民加入到村级集体事务的决策和监管中来。

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

(四)适度进行政策调整,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对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的调整,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尽量“松绑”,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新形势下,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级乡镇及农村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壮大集体经济,助推扶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村干部集体经济村级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级财务报账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朝阳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