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热点事件中媒体的报道价值观
2019-09-10王玮
王玮
摘要:热点事件,对媒体来说,永远是容易引起兴奋度以及关注度的领域。很多偶发性的社会事件,往往媒体的关注持续时间长,受众的点击热度高,各方的声音也很多。比如,2018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温州乐清滴滴顺风车事件等,在这些容易引起关注、自带流量能冲击点击量的新闻题材面前,媒体究竟应该如何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将事件的真相及时地向公众报道,值得深思和研究。
关键词:媒体;事件;报道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长江二桥的一辆22路公交车突然越过道路中心实线,撞到对面一辆小轿车后,坠桥沉江。这起事故夺走了15人的生命,伤亡惨重。当时,各种各样的消息也铺天盖地,夹杂着许多声音。《新京报》是对这一事件做跟踪报道的媒体之一,呈现了一个个快速全面客观的报道。
“重庆万州坠江公交车已沉发地水深超50米”,这是距离事故发生4个多小时后,《新京报》官方发布的一则简讯,这条消息,篇幅不长,没有过多地渲染,但读者看了都心里有了底:这起事故很严重。
之后,《新京报》又接连发布了更多的有关事故的信息,都是与救援相关的,给关注该事件的读者以最新的现场消息。
在11月1日的报道当中,《新京报》用了这样一个形式——“22路、15人、3张老年卡、71米、70艘救援船、35分鐘、不足2平方米、9名遇难者遗体、86小时”,9个数字非常精简地回顾了整个事件。这组跟踪报道,显得有点“冷静”,因为,它除了事故现场以及救援情况之外,没有采用故事性的笔触去报道事件之外的更多的内容,甚至让人觉得感染力不足。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同一事件当中的另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主人公就是同在事故现场的女司机。当时,一些自媒体,在警方还没有发布权威通报的情况下,谣传事故是由一名女司机逆向行驶造成的。一时间,对“女司机”的攻击铺天盖地,键盘侠们对其口诛笔伐,甚至开展人肉搜索,影响了其正常工作和生活。直到警方初步调查结果出来,闹剧才慢慢平息下来。可不实信息不仅对同样是事件受害者的女司机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也干扰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所有关注者的视听。一些主流媒体,在报道紧张的打捞工作之外,不得不再进行辟谣,一遍一遍告诉读者真相和事实。
重庆万州坠江公交事件当中显示出来的媒体众生相,只是一个缩影,事实和谣言的博弈几乎存在于所有热点新闻的报道与传播过程当中,而且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快速化,这个博弈越来越白热化。因此,作为一个媒体人,要思考的远远不止事件报道。
我们可以看到主流媒体在跟踪报道当中,一直保持着客观,记者都深入一线,带回的是第一手的图文信息。报道态度是:扎实的信息采访报道,不猎奇,不揣测,不评论,不煽动。相比之下,一些自媒体是另一种路数。它们在主流媒体所披露的信息基础上,加上了一些“再创作”,甚至有一些脱离事实真相,靠着主观的臆测就随意发布不实信息,博人眼球。在网络时代,谣言经过转发发酵以后,往往跑在了真相前头,利用人们的关注度,煽动情绪,给身处事件当中的人,造成了更多的伤害。
社会热点永远是媒体的关注点,但媒体的关注从来都不能仅仅是为了点击量,为了“火”而炒作。面对热点,其实反而应该冷静,保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新闻报道的伦理。本报在2017年曾经做过一个报道——《最心痛的成全》,写的是一个患病的年轻人,在生前说服了思想保守的农村父母,死后进行器官捐献和人体捐献。这对年轻人的父母来说,本身是一件难接受的事,但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他们还是给予了支持。“年轻人”“死亡”“无偿器官和遗体捐献”,很显然,有这几个关键词的新闻,是绝对的热点,对诸暨这个小城市来说,更加具有轰动性。采访之前,记者就知道这个题材会“火”。但是,在采访当中,为了把对这对父母的伤害减少到最低,记者提前到他们所住的地方进行采访,并且尊重他们的想法,不想拍的不拍,不想说的不说,尽量只是作为一个记录者,将这件事情不带煽动性地去做客观的报道。不得不说,带着真情的新闻事实,并不需要太多包装,它本身就能打动人,感染人,因而这则报道也创造了点击超60万的记录。
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题材,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媒体,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对事实之外的东西都不能过多地加工和挖掘。每一篇报道,都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对新闻当事人是如此,对社会大众是如此,对新闻的报道者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