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向《国家宝藏》学习什么
2019-09-10屈晓平
屈晓平
说起央视的《国家宝藏》,大家并不陌生,2017年12月播出了第一季,好评如潮,挟观众之厚爱,今年2月带着第二季荣耀回归。央视金牌团队,历时两年策划,集结了全国顶级九大博物馆,为我们讲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也点燃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火。作为一个文艺导演,我也被这样走心的作品征服。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电视文化精品担当。那么,我们能向《国家宝藏》学习什么呢?我从三个方面——创新的混搭手法,走心的用户思维和精彩故事化表达三个方面做如下论述。
一、创新的混搭手法
以往我们看到的文物类电视节目,要么是传统的中规中矩的专题片,讲述国宝或文物背后的故事,像2013年推出的《中国文物大揭秘》,2016年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推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或者是互动性强的鉴宝类节目,比如,央视经济频道的《鉴宝》,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等;这些节目形态相对单一,而这次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节目形态——“国宝综艺”。
那就是融合应用了纪录片、舞台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混搭”模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国宝虽静默无语,但承载了中华文明和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如何才能唤醒人们走进博物馆,去了解器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这是节目组关注的终极问题。然而,如何破题?是沿袭,还是创新?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新的节目样式的诞生。节目立足于中华文明的丰富资源,用镜头语言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还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张国立担任001号讲解员,负责串联整个的讲解任务。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适时点评、补充信息。
这其中,纪录片、舞台剧、真人秀等,各有其功能,都不可或缺,每种节目样式发挥到极致,再巧妙融合,显得节目层次饱满,惊喜不断,给人耳目一新的收看体验。那些平日里在博物馆里安放着的静物,在舞台上却充满活力,有了生命、有了温度,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让国宝活起来”。
二、走心的用户思维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地方。数據显示,尽管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日益浮躁的社会心态,让人难以安静下来,感受文物魅力;另一方面,呆板的展陈和晦涩的讲解,让人难以心生亲近。如何打开博物馆里的“奇妙”,让它真正“鲜活”起来?《国家宝藏》正是借助电视综艺这一传播载体,进行一种破题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同一件文物,用不同的方式来讲,传播的效果迥异。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作为电视节目,也要适应这种转变,因此,历史文化类栏目不能再阳春白雪,而应放下身段。这档雅俗共赏的文化节目,力求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来为观众展出“国宝”,并对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进行充分解读。让观众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精神内核。
每一件国宝都有一段“前世传奇”与一个“今生故事”,还有跟它一起血脉相依的守护人。这一切,都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这些文物历经风雨而来,每一个都是饱满的生命、岁月的传奇。
三、精彩的故事化表达
《国家宝藏》这样一档肩负着重大文化使命的节目,将故事化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以2017年12月10日《国家宝藏》播出的湖北省博物馆的这期为例。
在这100分钟的节目中,讲了三件省博的镇馆之宝,分别是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和曾侯乙编钟。在每件文物的讲述过程中,讲述了文物的前世和今生故事,特别出彩。
比如在讲述“越王勾践剑”的前世传奇中,用舞台剧来表现。春秋末年,吴越交战,越国败,勾践屈身事吴,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然而富国强兵之路漫长艰辛,他再次屈尊,与楚结盟,还是休养生息以自强,大夫范蠡与扶同各执己见,王者之剑是终得出鞘展赫赫天威,还是锋芒尽收,故事就此展开。更为巧妙的构思是,除了越王勾践,大夫范蠡与扶同,演员段变宏更是直接化身“勾践剑”,这就增加了故事的冲突性。在越王勾践献剑与否,两位大夫意见相左,越王举棋不定之时,“越王勾践剑”以内心独白的方式,以诗化的语言,借助演员的精彩表演,发出了灵魂拷问,“献剑,我与越国子民同在,不献剑,是生是死,皆卫王者尊严”。一下子把春秋后期那精心动魄的一幕,拉近到我们的面前。历史仿佛穿越两千多年而来,让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到越王勾践剑赋予的一种精神。
随后的第二波又开启了“今生故事”,这就是“科技读剑人”的故事。省博“80后”的博士江旭东,对这把越王勾践剑,展开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在现场,他作为越王勾践剑的今生故事讲述人,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是全球首发。我们看到了微观世界下的勾践剑。更加感性的是,节目组挖掘出了年轻的研究者跟越王勾践剑的缘分故事。通过这两波故事的设计和表现,观众对越王勾践剑的历史和现状,就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试想一下,倘若不是这种故事化的方式,而是单一的专家讲述,观众能记住多少就很难说了。把握了故事,就掌握了观众。
随后讲述的是“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故事。这一部分中的设计更是巧妙周全。国宝守护人撒贝宁变身秦朝基层法官“喜”,为大家上演了一出“秦朝版《今日说法》”,用独特的方式科普了一次秦朝法律。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于一座秦代墓葬,主人“喜”是秦国的一个兢兢业业的基层官吏。两千多年前,就在秦始皇即将完成统一大业之时,这个基层官吏,每天晚上就着微弱的光,在竹简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他当天的工作记录,这一写就是几十年。为了讲述“秦简”的前世,导演组让我们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秦朝统一前期的安陆县,“喜”正在对两个小吏“乐”和“怒”,进行“律令知识点”的考核。用轻松活泼的舞台剧的形式,既讲述了秦简的来源,又让我们感受到民族血脉中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当撒贝宁扮演的“喜”说出:“一枚竹简或许容易折断,但是当它们串在一起,就能聚集起巨大的能量。我们终有一死,这些竹简也必将腐朽,但是这些律令背后的精神,一定会绵延后世千年”。我们都被深深地打动了。两千多年前,秦朝就有这么先进的意识和严谨的规章制度。倘若不是这前生故事的设计,我们怎能收获振聋发聩的感受。
在“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今生环节,同样精彩,节目组请来了20世纪知名考古学家陈振裕,从亲历者的视角来讲述“秦简”的发掘故事,掲开了观众朋友心中的迷,秦简为何历经2000年而不腐?这一波已经足够精彩,但是,节目组并未止步,更是推出了第三番,来自武汉公安局的三位民警组成的“国宝亲友团”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这个环节让观众更加理解了,“云梦秦简”对我们现在生活和工作最大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三番的设计,层层推进,围绕主题来设计,让大家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对“云梦秦简”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都是在代入感极强的故事设计中完成的。
纵观整个《国家宝藏》,在整体节目形态上,在故事化表达上做得很到位。“前世传奇”通过舞台戏剧的方式完成的微型历史剧表演,演绎一段对大量史料合理联想的故事,生动可感,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在“今生故事”部分,节目多角度选取和国宝命运关联的现代人物,讲述一个个关于“守护”的故事。这种“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对接的表达方式,正是创作者的手法创新,将一件文物穿越历史的故事讲得可感可亲、有理有据。
看完《国家宝藏》,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而感到自豪,时代很需要这样的节目。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给了我们无比的文化自信。作为国家的喉舌,中央台的这类文化节目是我们的榜样,值得引起关注,引起话题。作为地方频道,我们一样肩负着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我们有责任让高冷的文化精粹走进大众,被看见和理解,被延续和传承,让更多人从中国历史中寻找文化自信,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