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9-09-10崔立波
崔立波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等发展的场地,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培养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因此,如何在数学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成为每位数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出发,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學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充实课堂内容,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已经屡见不鲜,可见,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付诸了不少努力,教学现状虽有所改善,但明显未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课堂下,“华丽”外表包裹下的课堂完全成为了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复存在。这明显是不正确的。笔者结合自己在实践中应用的教学方法,提出几个经实践后能明显提升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提倡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会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但是对于学生是否完成了预习任务却从不考查,导致学生预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生能否顺利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教师应从预习入手,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设置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问题的解决。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能使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对于教师的课堂讲授,也就能够有重点的听。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实现为学生预习设置几个学生已经学过的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如20+16-31,32÷4×12等,使学生能够巩固一下之前的所学。同时,设置一道与学生的生活关系较为紧密的题目:明明拿着100元去买书,发现一本书要13元,而他要买5本,问他还能剩下多少钱?学生对于购物类的问题比较熟悉,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13×5=45(元),100-45=55(元),但也有部分学生直接根据课本的预习和教师的预习列出了完整的算式:100-13×5=55(元)。教师可以在课上将大部分学生的两个算式进行整合,也就是100-13×5=55,并使学生明确混合运算需要先算乘除,后续问题可一并在课堂讲授环节进行。
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不少教师注意到小组合作为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助力,其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的小组合作设置太过随意,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特质,将学生进行分组时,就是要将不同学习特点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为一组,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方面的优势,在小组中共同完成数学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小组提供适当的木棍和小钉子,让学生在小组内合理分工,并根据自己的探究方法进行适当的记录和信息整理。大部分小组选择用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对比,以围成三角形的三个木棍不能随意晃动为三角形稳定性的有力证据。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学生可以制作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排除“偶然”的可能性。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各司其职,有的准备所需木棍,有的进行分析,有的动手组装,并适时进行讨论,学生的讨论过程不仅仅是各种思维的碰撞过程,更是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的过程。教师应注意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在学生的讨论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三、师生总结,梳理学生当堂所学知识结构
小学生的总结能力较差,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设置师生总结,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分析。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教师总结的“同一性”,而忽视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学生总结的浅显、杂乱等,促进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有效吸收。
例如,圆的面积推导过程较多,涉及的其他图形的面积也较多,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掌握用“割补法”推导圆的面积,并巩固其他图形面积的求得方式,而不是单纯靠死记硬背公式进行学习。同时,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下练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进行公式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想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学生入手,选取适合学生开展自己探究的内容进行教学,以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或竞赛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了解数学知识和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繁荣不断优化,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达到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晓霞.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8):100.
[2]雷文慧. 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