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预防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2019-09-10高云
高云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8月-2018年08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0例)、对照组(n=40例),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显著,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借鉴。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63-0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研究显示此类疾病多由脑动脉硬化所致,且其好发于颈动脉。据调查数据显示,1/5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狭窄有一定关联,不仅对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当颈动脉狭窄达到3/5或5/5时需即刻实施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进行治疗,达到降低脑卒中发生率的目的,但基于该方法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若不进行有效干预,会对治疗效果、康复情况产生显著影响,预见性护理通过对患者身体的评估,对临床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干预,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故本次随机选择80例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其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研究,现就研究效果进行汇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8月-2018年08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为2组(随机表),即每组40例样本。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0±20.0岁;高血压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8例,糖尿病患者1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9.0±19.0岁;高血压患者18例,冠心病患者9例,糖尿病患者13例。紧密、细致分析2组基础资料,符合临床实施研究相关标准、规定,具有可比性。纳入:(1)自愿签署知情书患者;(2)符合手术指征患者;(3)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批患者;排除:(1)精神疾病患者;(2)手术禁忌症患者,避免对研究准确性产生影响。
1.2方法
实验组:预见性护理,(1)术前:密切对患者血压变化进行监测,且护理人员需将其血压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为后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提供一定程度参考。自患者入院后即刻指导其进行劲动脉超声检查,确诊后对其脑部血供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更高价值参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于术前3天口服阿司匹林,且加强对其凝血状态的监测。(2)术后: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护理人员、医师组成护理小组,并根据对患者临床病情评估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其临床变化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术后24h需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在患者麻醉未清醒前对其意识、生命体征等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每次监测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若在监测过程中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并将其详细记录。若术后对患者血压水平监测,显示其血压高于基础20%以上,需及时给予佩尔地平+氯化钠治疗,并加强对伤口的观察,叮嘱患者切勿用力咳嗽、排便,避免诱发出血。且术后需加强对导管及引流量性质的变化,护理人员对临床出现的异常情况需及时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并配合进行处理。术后需持续进行压迫止血,并加强对患者口腔组织、黏膜、牙龈、大小便的观察,若发现出血倾向,需及时进行处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且术前时候均需进行血压监测、控制。
1.3分析指标
1.3.1生活质量评估 参考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实施评估,分值:0-100分,得分、生活质量呈正比。
1.3.2护理满意度评估 参考科室自制量表,于住院前指导其进行评估,分值:0-60分,得分、护理满意度呈正比。
1.3.3并发症发生率评估 常见并发症有脑组织过度灌注、伤口血肿等。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计量资料(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用t、(x±s)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以x、%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估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估,详见表1.数据显示: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两组生活质量评估,详见表2.数据显示: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评估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估,详见表3.数据显示: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
3讨论
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是现阶段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且经查阅相关资料证实其临床价值,但其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此类患者术后由于颈内动脉突然得到开放,增加动脉血管内血流量,但基于患者术前脑灌注状态较差,故术后极易诱发脑组织过度灌注等并发症。
研究数据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生理、躯体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7.50%,较对照组低,这与柯丽燕等研究结果有一定程度相似。预见性护理实施过程中通过术前对患者生命体征、血压、血流量等的评估,对其出后极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且该方法实施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且通过临床检查结果、数据等对可能出现的异常状态进行评估,并實施有效干预,达到降低并发症的目的。且该方法实施过程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使其将查阅相关资料知识与临床情况进行结合,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合上述,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显著,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极高价值,值得借鉴,且实施后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故该方法在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价值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