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炔诺孕酮宮内节育系统对痛经及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症疾病的治疗效果
2019-09-10陶加琼
陶加琼
摘要: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痛经及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症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通过摸球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曼月乐治疗,分析和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及月经周期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月经量、痛经程度评分均在治疗后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痛经和月经量增多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经量增多;痛经;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33-002
子宫腺肌症主要指的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子宫肌层向子宫肌层侵入而导致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其属于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30-50岁生育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存在偶尔发生的可能。本病根治难度较大,多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生育与否为依据,合理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病症进行有效缓解。本文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分析与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肌瘤、肝肾功能异常等患者排除。通过摸球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15例。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在26-47岁间,平均(36.4±5.3)岁;产次在1-4次间,平均(2.3±0.2)次;试验组的患者年龄在27-48岁间,平均(37.2±5.4)岁;产次在1-5次间,平均(2.4±0.3)次。组间给予比较,结果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本次對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白带测试等,对宫体大小进行明确,并对有无感染进行判断,对于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先予以抗感染治疗,确定炎症彻底消失后再对子宫腺肌症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月经开始后第4d予以甲睾酮片口服,每天2片,治疗时间为6个月。试验组:于月经干净3-5d后由专业妇科医生负责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进行放置。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月经周期进行观察,并通过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痛经程度进行评定,分值在0-10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痛经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s)对月经量、痛经VAS评分、月经周期进行描述,并利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证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痛经程度评分、月经量相比,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月经周期在治疗前后比较上,两组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和试验组间无差异(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子宫腺肌病属于育龄期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其主要表现出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进行性痛经、不孕等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年龄较大且不存在生育需求,可优先选择手术切除子宫的方式进行治疗,但若是患者存在生育需求或属于手术禁忌症、近绝经的情况,则需要选择保守治疗。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作为激素功能新型节育系统,其主要通过小型T字聚乙烯支架的方式发挥治疗作用,横臂两端呈现圆钝状。中间呈现凹陷状,两臂上举可实现合拢,纵臂之中左炔诺孕酮的含量在52mg左右,可按照每天20ug的标准向子宫中释放左炔诺孕酮,对子宫内膜基底层进行渗透,并被毛细血管充分吸收,生物利用度可达90%以上。相关文献报道,子宫腺肌病患者在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发现患者子宫内膜局部血药浓度、血液循环达到1000倍,可对雌激素受体合成进行有效抑制,并对异位内膜的增殖起到控制作用,大大减弱异位病灶活性,促使其快速萎缩、凋亡,减少月经量,促进病情恢复。
本组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痛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则少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可知,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痛经和月经量增多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