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与实践
2019-09-10颜廷娟
颜廷娟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学生作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对象,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为小学生提供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展现出快乐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与实践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身心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灌输给学生语文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稳固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快乐教育理念,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结合起来,照顾学生存在的个性化学习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和谐的语文课堂。
一、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主、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首先,教师需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小组,这样可以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感受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取知识的快乐,加深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在讲解《观潮》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关于钱塘江潮起潮落的图片与视频,并且配上激昂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范读文章,在学生了解文章整体思路之后,教师再让教师合上课本,讨论潮来前、潮来时候、潮落的具体景象,在讨论过程中既能够巩固、复习所学语文知识,同时也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感悟与学习。
二、运用积极语言展开教学
小学生的叛逆心理比较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语言展开教学,改变以往“权威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要充分尊重、理解、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即使学生回答出了错误的答案,教师也要先肯定、表扬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勇气,然后再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学生才愿意在下一次提问中勇敢表现自我。比如,在讲解《小猫种鱼》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猫种鱼可以成功吗?它为什么要种鱼?”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种鱼成功,有的学生则认为不可以成功,无论是哪种回答,都是经过学生认真思考而得到的,教师不要急着去批判学生的答案,而是可以先為学生普及一些生物知识,以此来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更多的生活常识,这时候再让学生去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三、组织情景演绎活动
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好动性比较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展开语文教学,以此来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情景演绎活动,对课本内容展开梳理,把文本中的情境还原成真实的场景或者活动,让学生通过再现情景、模仿情景的方式来展开体验活动,让身体动态与思维联系在一起,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当学生充分了解主人公长年孤独生活、流落荒岛的故事情节之后,鼓励学生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演绎鲁滨孙的新奇经历,这样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本内容,同时也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
四、引入实际生活素材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实际生活素材,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所学语文知识,同时也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日常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购买商品的时候去观察包装袋上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的形式去了解与学习,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词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产品的说明书,如药物的具体用量、用法等,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有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日常阅读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多多组织一些话剧表演等,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真实;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春游、游戏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悟、思考,融入真实情感展开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达到言之有物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武羊. 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7(22):104-105.
[2]赵梦游,朱华.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0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