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李梦琳
李梦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數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开始受到教师的重视。要想做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习状态来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为主,增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顺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不依赖教师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的能力,包括知识的了解与应用能力等,是关系着学生数学学习和后续发展的主要能力之一。在小学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够锻炼学习数学的各项思维能力,如推理能力和逻辑能力等,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与自己相关的活动,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的问题设置不仅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还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明确问题的创设情境,研究学生在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在课上的反馈来进行问题的设置,保证学生能够被问题所吸引,或是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特点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也已经接触过了。那么,大家量过三角形三个内角所有的度数吗?猜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并不一致,但大多学生利用课本能够说出180度,教师不应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找到证明自己的证据。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动的思考,并主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的度量,整节课也就在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互动探究中开始了。
二、设置实际问题,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难学或是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设置与学生实际相关的问题。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从具体问题的设置入手,通过与学生相关性较大的问题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在学生进行问题的尝试解决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完混合运算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混合运算对于实际生活的帮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接触到的事物来进行问题的设置。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混合运算,对于加法和减法的基本算法大家已经知道了。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我们学习混合运算的意义呢,也就是我们在什么时候会遇到与混合运算的问题呢?”在提问之后,教师可以出示具体的例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例题的解决。例题:小红和妈妈一起去买菜,她们一共带了10元钱,买菜花费了7元,在路过文具店时小红的妈妈想给小红买一个新的笔记本,可是笔记本要5元钱。于是,小红和妈妈在店里等爸爸带钱过来,爸爸共带来了30元,问他们买完笔记本后还剩多少钱?这个例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还能够减少学生对于单纯运算训练的反感,达到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手段,设置自主学习的机会
为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教学手段的创新和优化,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合适的氛围。只有具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氛围,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或是自身学习兴趣的驱使下顺利进行数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例如,在学习“测量”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毫米、厘米、分米概念的认识,教师在渗透完基本概念后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首先,教师应保证学生对于毫米、厘米、分米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并在黑板上将教室中涉及的物品列出来。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分配下进行分组,并进行相关物品的测量,在经过测量和分享后将具体的答案写到笔记本上。这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机会,是学生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教师在学生测量的过程中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学生测量的信心。最后,教师和学生小组来进行最后物品测量的数据的核对,分析毫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式。同时,教师应该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并为表现较好的小组颁发奖品。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以问题情境的设置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来为学生设置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敖玉田.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4):65.
[2]徐永华. 例谈小学课堂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0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