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操作的共享农业模式

2019-09-10

农家参谋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技人力农民

从滴滴打车到共享租车,每一个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都会吸引大众的眼光。共享经济这么火,农业是不是也能和它结合呢?共享农业又有哪些模式可行?

设备共享

共享经济进入农业领域,一方面要淘汰掉中间环节,另一方面还要真正做到“共享”农业,为农村、农民真正起剑帮助作用。“共享经济”模式,最基本的就是拿出私有财产,资源或者信息,与用户达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增加资源的利用率。

农业领域设备一般为产业链上需要用到的大型机器。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都是农忙时才会用剑,其他时候只能闲置。这就体现出农民的一个痛点:刚需、大额、低频。

在我国,各地的农机合作社帮助所在地从耕、种、收到加工全程机械化,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受地域和习惯的局限,农机合作社没能实现“分享经济”模式,使用率无法得到最大限度提高,使用范围也没有得到扩大,有待“互联网+农业”的触角加快延伸到农机领域。

人力共享

农村人力资源短缺成为目前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而现在看来,共享经济也许能有效地解决农业劳动力的问题,即人力的共享。

根据农业农忙和农闲的季节规律,可以实现忙时务农,闲时进城务工的格局。之所以在人力共享这一块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民职业培训没有落到实处是其症结所在。若解决了这个痛点,涌现大量为其量身定制的共享平台,对农民工返乡助农发展很有帮助。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对于目前发展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的农场来说,人力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用人人手不足,人力成本过高的问题。

农技共享

目前我国农技服务缺口仍然较大,市场严重不成熟。

国内农技共享体现在线下,有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他们的农场成了教育培训部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习基地。技术为大家所用,集约化生产,成本不高效果好,农技共享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

土地共享

土地流转在国外一直都可以放開手脚去做,所以,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许多租赁平台做得风生水起。

在国内,三权分置、取消农业户口等一系列意见发布以后,土地流转这个话题也不那么敏感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CSA(社区支持农业)共享的平台。城市周边农场主把闲置土地放到网上租赁,想要圆农田梦的城市居民便可以租赁土地,自己或者找人耕种,每天像农民一样吃上自家种的有机蔬菜。

物流共享

借鉴城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困扰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或许可以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去实现。例如“乡村货的”,主要是让乡镇拉货的司机和供货的店主相互找到对方,达成合作。但它可以让货车司机减少空车运行,提高运输效率,节约成本。

“共享经济+农业+互联网”

实现共享经济与农业的融合,可依靠的平台最具优势的就是互联网。目前,“互联网+”农业成为新趋势。有数据显示,农村电商交易额达千亿元,30岁以下各年龄段的农村网民比例均高于城镇网民。

但是,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金融服务网点在农村分布较少,莫说贷款,就是存、取、转这样的基础金融服务在农村都未得到很好的满足。而对于传统行业的农业,成熟的线下 基础,庞大的用户资源,都是其发展的优势。全国农村人口几亿人,用户群体庞大,互联网基础普遍很低,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国内电商大佬们已经早早盯上这片领域,如阿里、京东,纷纷进军互联网农资领域。

改变传统思想,让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共赢目的,“互联网+”农业会成为新趋势,共享经济模式也将更快融入农村生活。

猜你喜欢

农技人力农民
耕牛和农民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有趣的动物
农民
人力旅行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