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共识、尊重多元性
2019-09-10龙安志
龙安志
【内容摘要】 有别于西方二元性文化思维方式,亚洲国家用“共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对抗”。亚洲文化中“阴”与“阳”的概念,否定了二元性,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互动和协同;而“天地人”的理念则很好地诠释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当代,保护环境本身也是一种商机。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不管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如何,都应重视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关 键 词】 共识;多元性;环境保护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5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对话场合,使各方可以在遥远的古代文明所蕴含的文化和遗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共识体系。
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思维方式的不同引起的。西方的思维方式,特别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一方赢,另一方就得输;一方对,另一方就是错;一方白,另一方就是黑。这种二元性或者双重性渗透到西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美国大选、美式橄榄球的规则中可见一斑,观察整个美国政治体制的思想根源也能看到这一特点。因此,在双方出现分歧、不能达成共识的时候,美国的做法就是激化矛盾,直至分出胜负。
亚洲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是多元化、一体化、复杂化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共识。亚洲文化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历史悠久,印度教、佛教、耆那教①、苯教、道教、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②和儒家思想的价值观都尊重自然、人性,并把寻求和谐共处视为超越差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在亚洲文化中,“阴”和“阳”是一对重要的概念,在中国、日本、韩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这对概念都源远流长。《三十六计》中说“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事物间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作为一个统一体,演化成具有多重性的衍生物,多个维度之间相互联系、互动和协同。在亚洲文化中,如果有矛盾,就去探寻矛盾的根源,暂时搁置分歧,拥护和发展共同的观点。各方未必意见完全一致,但是能够拥有一个共同前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逐步解决问题。这就是亚洲思维方式的特点:寻求共识。
有西方人质疑,为什么中国等亚洲国家会发展得那么快?我认为,就是因为从寻求共识出发,秉持系统性的思维和长远的目光,放下矛盾,为了共同的目标前行。有西方观点认为,西方代表了全世界的价值观。问题是,谁有权力决定别人的价值观?为什么一两个国家就可以为所有人决定价值观?亚洲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丰富、历史悠久,而西方个别国家的历史只有一二百年,何以能决定全世界的价值观?很多欧洲人认为,美国的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事实上,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印度人就与希腊人有了接触。随着印度人与希腊人的交往,印度教的信仰和文化也传到欧洲。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一直都存在,然而“一帶一路”倡议提出后却遭遇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质疑的声音。这种误解首先是语言上的,比如中国的一些四字成语,在中国人之间交流时没有理解上的困难,而西方人就很难弄懂。实际上,“一带一路”分享了中国的发展经验,而且没有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人。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各个地方的政治体系应该按照自己的文化特点来发展。
在亚洲文化里,还有一个重要关系,这就是“人”与“天”的关系。亚洲文化认为,人处于天地之间,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作为天与地互通的管道,要尊重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而西方的观点是,人定胜天,要战胜环境,而不是与环境相融合。在中国的生态文明政策中,可以看到亚洲价值观的体现。保护环境并不意味着限制经济发展;恰恰相反,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就是环保,例如能源供应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转换成清洁能源,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2013~2015年,我曾作为中国环保部的高级顾问参与草拟中国“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如果仅仅追求GDP,经济发展不一定是健康的,在工业化进程中可能存在水、空气、食品等的污染,威胁人民的健康安全,最后的结果还是要由国家来承担。因此,仅仅以GDP为目标远远不够,需要环保部门通过制定环保标准,保护森林、海洋等资源。此外还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以及从化石能源转换成清洁能源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同时,要教育人民不要浪费水电,尊重环境。这种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不仅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
希望通过这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能使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交流之道传播开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之所以得以召开,背后的一个逻辑就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无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如何,都应重视文化,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即各个地方、各个民族都有发展自身文化的权利,而不是都盛行所谓的美国流行文化。如今,亚洲人民已充分认识到自身文化的魅力,并能深入了解到文化之根,同时生发出更多的“新叶”和“花朵”,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