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的印度:透过电影之镜
2019-09-10张慧瑜
张慧瑜
中印两国比邻而居,只有彼此看见、相互理解,才能在现代化的挑战中创造新的未来。
电影作为最具大众性的文化形式,在跨国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印度与中国一样,都是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印度的佛教文化曾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早在唐朝就有玄奘法师从中土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近代以来,中国和印度又有相似的被侵略历史,经历了艰难、漫长的反抗,才获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如今,两国又面临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这些都是新时代中印交往和对话的基础。这两个比邻而居的亚洲大国,只有彼此看见、相互理解,才能在现代化的挑战中创造新的未来。
观影识印度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印度电影被译制到中国,《流浪者》0951)、《兩亩地》(1953)、《大地之歌》(1955)、《大篷车》0971)和《哑女》(1979)等成为了当时中国观众最熟知的作品。印度作为亚非拉国家,是第三世界大家庭的代表。这些电影大多表现印度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基本采用“三段舞蹈、六个插曲”的叙述模式,中国观众从中感受到了宝莱坞电影强烈的民族风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文化转向欧美发达国家,印度电影逐渐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淡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人尝试学习欧洲的作者电影模式,渴望通过欧洲的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到了90年代,好莱坞分账大片引进中国,这种商业大片模式又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范本。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进行产业化改革,电影市场开始崛起。与此同时,印度电影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影业成为印度政府认可的正式产业,可以合法地从正规渠道得到制片资金,从根本上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向黑社会寻求资金支持的状况。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如取消娱乐税使电影票价大大降低。由此,印度电影逐渐从作坊式生产转向大制片公司运作。
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宝莱坞也大量翻拍好莱坞电影,并且善于学习好莱坞的叙事风格、类型元素和剪辑方式,即使是歌舞段落也逐渐MTV化,甚至增加了揺滚、说唱等新鲜元素,出现了印度版《超人》《教父》《钢铁侠》等作品。可以说,宝莱坞不仅拥有清晰的民族电影风格,也具有成熟的商业电影类型。与中国电影在本土面临好莱坞的巨大挑战不同,宝莱坞成为了好莱坞在全球唯一无法“入侵”的民族电影市场。
2003年,获得美国奥斯卡提名的爱国主义电影《印度往事》成为1994年中国设立分账大片以来进口的首部印度电影。这部电影由印度国宝级明星阿米尔·汗主演,讲述了19世纪末期印度乡村青年布凡带领村民在板球比赛中打败英国殖民者的故事。面对英国军官的傲慢和挑衅,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印度本土的地区统治者拉甲,都支持布凡带领村民去和英国人比赛。这是一种对西方殖民者的浪漫主义抵抗,而这种弱者打败强者的短暂胜利背后,却是对西方现代逻辑的深刻认同。正如在电影中印度人还不知道板球为何物,而如今板球已是印度的国球,成了各个阶层共同喜爱的运动。
2008年,英国人拍摄的印度题材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再次引起中国观众对印度的关注。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夜暴富”的成功梦,也呈现了印度经济发展的另一面——大都市出现穷人聚集的贫民窟,印度社会依然因为阶级、城乡、种姓、宗教、性别等问题而裂隙、沟壑纵横。
2011年《三傻大闹宝莱坞》进入中国,获得豆瓣评分9.2分,堪称中国观众最喜爱的宝莱坞电影。这部电影从教育问题切入,嘲弄了以分数、考试、学位、金钱为成功标志的印度精英教育,让中国观众看到了应试教育、精英教育非人性的一面。这部电影也让阿米尔·汗成为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印度明星。
2017年,同样由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成为中国最卖座的印度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中个人主义的成功不同,这部电影呈现了印度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传统。父亲让女儿练习摔跤,不只是为了获得奖牌,也是为了让她们过上独立自主的、有自我选择的新生活。在决赛前夜,作为启蒙教练的父亲告诉女儿,这次比赛不只是代表印度,也是代表千千万万的印度女性。没有经历过彻底社会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印度,女性至今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和童婚制,穷人家的女孩很早便出嫁,妇女遭受着阶级和性别的双重压迫。这部电影告诉人们不要轻视女性的能力,女人也可以为国争光,也可以获得世界冠军。女儿吉塔的胜利是双重的,既代表女性,也代表国家。
这种个人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结合是长期遭受西方侵略的受压迫民族在寻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过程中建构国家民族认同的产物。中国亦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排精神、对奥运金牌的在意,以及对中国男足的过度关注,都是因为把体育作为一种民族尊严、国家精神的代表,这种对冠军的追求背后是获得世界尤其是西方认可的强烈愿望。
中印文化的未来
纵观历史,中印关系从同为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到后金融危机时代稳定全球经济的金砖国家,关系越来越密切。2014年9月,中印两国签署了视听合拍协议,为合拍电影奠定基础。此后几年,多部印度题材或包含印度元素的电影在中国上映,《大唐玄奘》(2016)、《大闹天竺》(2017)、《功夫瑜伽》(2017)等都呈现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尽管这些电影本身关于印度的想象有喜剧化、刻板化的问题,但至少让观众意识到中印关系源远流长。
2018年,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成为爆款,其中涉及到“走私”印度仿制药的情节。电影从程勇的个体困境转化为一种看不起病的社会问题,从而使得“程勇们”走私药物、贩卖药物的违法行为带有道德正义性,他们不只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降低白血病病人的治病成本,从而延续更多病人的生命。恰如电影的中文片名所“明”示,以一己之力来对抗瑞士药厂和法律追捕的悲剧英雄程勇确实值得尊敬,但他并不是“药神”,真正的“药神”出现在影片末尾——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一方面向外资药厂施压,降低药价,另一方面把白血病纳入医疗报销,从而真正免除穷困病人的后顾之忧。这部电影让观众意识到,中国和印度一样,都面临相似的医疗等领域的发展问题。
随着中印之间的经贸和文化交往越来越日常化,除了把印度作为具有文化差异性的旅游胜地外,我们还需要从更深远的层面思考中印文化的未来。
首先,求同存异,增进理解。中国和印度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毕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政治制度到社会管理,都有各自不同的国情。印度的主流观影群体是占总人口70%的农民,而在中国,主流观影群体是15至35岁的都市年轻人,中等收入群体是电影大片的主要消费者。印度电影并不只是民族化的本土电影,近年也有许多印度电影走向国际,尤其是走向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在这方面,中国电影可以借鉴印度电影的发展策略。
其次,直面现代化的发展困境。从《摔跤吧!爸爸》《印度合伙人》《厕所英雄》等印度电影中可以看出,印度社会依然存在严重的阶层分化、性别不平等和贫困人口发展问题,这些也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中国和印度很难借鉴通过殖民战争和海外掠夺完成现代化的欧美国家的经验,但是两国面对相似的现代化困境,可以取长补短,从中总结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以便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让大多数人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
最后,未来的中印故事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对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回应。人类的发展和现代化,不是零和游戏,而应是合作共赢。也就是说,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只考虑本民族的利益,不顾及邻国和其他国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是血脉相连、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只有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才能找到生态、资源、气候等方面共同问题的解决之道。中国和印度应当携手同行,继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运动的传统,平等互惠地构建两国人民美好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