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魅力
2019-09-10《中印对话》编辑部
《中印对话》编辑部
黑色的河水,鲜红的血液,湍急的洪流。一只手从水中探出,犹如干枯的虬枝,托举着一个被包裹在血色襁褓中啼哭不止的婴儿。水下,希瓦伽米太后遍体鱗伤的尸身已僵硬。她双目圆瞪,怒视着千仞飞瀑顶端,摩喜施末底王国的方向。一道金色的光芒笼罩婴儿,预示湿婆神听到太后的临终忏悔。复仇之火燃起,神迹终将降临……
我相信,《巴霍巴利王》系列是我看过的最优秀的印度电影之一。然而,浏览影评时,我迷惑了——中国观众似乎并不买账。这部在印度本土口碑极好,全球票房仅第二部就超过1.4亿美元的巨制在中国遭遇惨败。反之,《摔跤吧!爸爸》等作品在中国却受到了热烈欢迎。
与《巴霍巴利王》相比,《摔跤吧!爸爸》结构更紧凑,歌舞片段和“开挂情节”少,描绘更写实。与其说,这是一部纯粹的印度电影,不如说它更加贴近全球主流审美,或者说,更加好莱坞化。中国的观众之所以更能接受这一类作品,并非由于对印度文化认可度高,而是由于对好莱坞风格感到熟悉亲切。同时,《摔跤吧!爸爸》等作品的关注点(如女性地位、教育、人性、亲子关系等)更贴近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更易于为中国观众所接纳。
事实上,好莱坞化、国际化和现实主义风格并非评价电影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从文化意义上看,“开挂”情节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歌舞场面是印度电影最独一无二的特征。但这两点恰为中国观众诟病。
在文化传统上,印度与中国“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文化不同,自古以来便是孕育神话、宗教和史诗的神秘土地。对神衹和英雄的敬仰根植于印度人的灵魂,宗教神话的身影也镶嵌在印度电影之中。奎师那与罗陀的甜蜜爱情、湿婆的无上神力、迦梨的可怖怒火贯穿于印度电影的情节架构和情感表达。在《巴霍巴利王2》中,提婆犀那在晚祷中歌颂奎师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罗陀对黑天的爱恋。这表面上描绘日常祝祷仪式,实则隐喻提婆犀那对巴霍巴利芳心暗许。二人无需直抒胸臆,便能够各自心领神会。而鉴于中国观众对于神话隐喻很难透彻理解,该片在国内上映时不得不删除了这一情节,着实令人惋惜。
除了隐喻象征的作用之外,神话宗教使得印度电影的叙事富于幻想,天马行空,美轮美奂,形成独特的虚无感和魔幻感。《巴霍巴利王2》中经典的天鹅船一幕得益于这样的艺术传统。新婚夫妇登上华丽的天鹅船,杨起洁白的风帆。船上五彩斑斓的孔雀羽扇扇起一阵醉人的风,果香花香四溢,俊男美女载歌载舞,歌颂新郎的英勇和新娘的美丽。天鹅船乘着风,在橘色粉紫色交相辉映的漫天虹霓中,骤然从兼天奔涌的波浪中升腾而起,伴着云朵幻化成的骏马,追星逐月,泛舟银河。
在中国文学史中,这样气势磅礴的浪漫主义描绘唯有庄子、屈原、李白而已。“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我国的浪漫主义抒写也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然而,老庄和楚辞的幻想世界终究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因此,当现代的中国观众看到天鹅船情节时,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空间变化,不习惯审美惯性中出现巨大跳跃,难免会有抽离感和不适感。
另外,从电影受众和观影习惯上说,电影在印度本土一直以娱乐大众为第一宗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底层平民是印度电影最大的受众,对他们而言,看电影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最经济实惠的消遣。因此,印度电影需要以夸张表演、超现实情节、俊俏男女主角、欢快热辣的音乐舞蹈和不同寻常的时间长度来吸引观众。这种情况直到本世纪初才得以转变。虽然,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北印度电影正在不断地“好莱坞化”,并且寻求与国际接轨,但这样的传统已然对印度电影产生了深刻影响。以歌舞为例,印度电影产业培养出了全世界舞技最高的女演员群体,上至Vyjayanthimala等老一辈,下至Katrina Kaif等年轻一代,会跳舞是成为一个好演员最基本的能力。不仅如此,《宝莱坞生死恋》《勒克瑙之花》等优秀歌舞片成了必看经典,一大批影迷更因舞结缘进入了印度电影世界。对印度观众而言,电影中的音乐、舞蹈、故事、象征符号对他们的观影体验至关重要。这一切早已深入人心,难以剥离。但对有些中国观众而言,这种印度观众眼中的家常便饭变成了气味浓烈的“咖喱料理”,辣得人睁不开眼睛。
诚然,以《摔跤吧!爸爸》为代表的印度电影已经在中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功,但这并不代表着中国观众能够广泛接受本土特色很强的纯正印度电影。我认为,对一个民族的尊重,是从接纳他们的民族特色开始的。中国观众需正视两国在民俗和艺术上差异,以更加包容的胸怀、积极的态度和人文的眼光看待印度电影的种种特色,以谦虚的态度学习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以刻板思维夸大或妖魔化民族差异。
在印度看電影
当初在做印度旅游计划时,我就想,一定要到当地去看一场印度电影哇。于是,一落地新德里机场,我和朋友就开始积极地寻找大型购物中心的电影院,没想到,第一天就落了个空。
我们去的是新德里最著名的购物中心,康诺特广场(Connaught Place)。这是一个圆形向外放射的广场,餐饮娱乐云集。电影院倒是有好几家,但逛了两家以后,我发现了以下事实:
第一,印度电影院同期上映的电影数量很少,经常是一天1-2部电影循环播放;第二,所有电影都没有字幕,而宝莱坞电影一般都是印地语……
真是没想到,想在印度本土看一场英语配音的印度电影,比在北京还难实现。于是我们只好暂时搁置了这一项计划。
后来走到粉城斋普尔,我们听说这里的电影院非常出名,叫做RAJ MANDI,是全印度最大最豪华的的电影院。于是一咬牙,决定一定要去看一场本土大片,就算听不懂也认了。
买票的时候还是稍稍波折了一些,不过后来发现其实印度也有类似中国“猫眼电影”之类的网上预订App,叫做“bookmy show”。但是限于支付方式,我们还是入乡随俗地选择了现场排队购票。这家很大的电影院竟然只有一个厅,每天只上映一部电影,四个场次,每场间隔三小时。票价倒是不贵,一楼的大厅是120或者170卢比(也就相当于十几块人民币),二楼的包厢有300和400卢比两档。
每场电影提前半小时才开始售票。售票处很像我小时候去过的人民电影院,铁栅栏加上小窗口有种夏古风情。而窗口有两个,分男女,就和这里的地铁有女士车厢、安检也分性别一样,还好观众席是不分男女的,我和朋友依旧可以坐在一起观赏。
那天正好是周末,有很多打扮入时的印度青年人在电影院周围晃悠。也许是有约会吧,年轻的姑娘们戴上了全套首饰,叮当作响。四月的印度已经是夏季的温度了,夜色里有一种浪漫的氛围。
成功买票后,我们走进电影院,发现周围有一种等待巨星歌剧般的仪式感。影院本身装饰就很豪华,有种大礼堂和迪士尼的融合感,正经中带着几分梦幻。一位锡克教包头大哥一直在自拍,好几个印度家庭也在旁边拍合照。因为电影时间长,三个小时的电影中间还会有十分钟的中场休息。
电影开场前会奏国歌,需要全体起立。说起来,我之前在泰国看电影也是遇到了一样的流程,但不一样的是,泰国人一般都是静默地表达对国王的敬意,而热情的印度人会齐声合唱,最后还一齐挥拳高喊口号。还好《摔跤吧!爸爸》拍过升国旗的场面,于是我猜到,他们在说“Chak de India!”,也就是“印度必胜!”
印度人真是感情很外放的一个族群。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大家都整齐划一地发出惊呼、怒骂或是赞叹的声音,像一种声音实时弹幕。而且部分观众还有点小学生似的“幼稚”,遇到亲热戏份,就吃吃笑个不停……到了最后的高潮戏份,主角们选择自焚也不向军阀低头,大家还一齐鼓起掌来。
特别神奇的是,完全听不懂台词的情况下,结合着剧情简介,我们也看懂了这部电影。在一些感人的地方,我甚至流下眼泪。后来我推荐给青旅认识的台湾妹子,她也激动地发信息给我说,同样看哭……
不爱印度电影的朋友总喜欢说他们一言不合就跳舞。其实舞蹈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印度电影吸引人的内核在于选材总是贴近现实,从来不回避社会问题,相反会用英雄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者对爱情亲情的温柔呼唤,去消解社会的黑暗面。
我的“玄奘故事”
我和中国的缘分是从“玄奘”开始的。在印度学中文时,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到河南参观玄奘的出生地。后来,我得到了来中国学习的机会,并成为了_名教师,开始在中国教印地语。令我感到无比幸运的是,在《大唐玄奘》这部电影拍摄期间,我还见到了21世纪的玄奘扮演者黃晓明。
《大唐玄奘》2016年在中国上映,讲的是唐朝高僧玄奘为求佛法真谛前往天竺取经的故事。影片中,黄晓明饰演的玄奘法师历经艰险到达印度,将大量佛学经书带回中国,同时也将中国盛唐时期的文化传播到沿途各国。作为一名印地语教师,我非常荣幸地受邀成为黄晓明的印地语口语老师。
我非常重视这份工作,希望为这部电影作一点贡献,也为中印文化交流作一点贡献。令我惊喜的是,黄晓明学得非常快。我也会跟他讲一些印度的故事,介绍一些印度文化,我想这会对他在电影中的表演有所帮助。工作过程中,我也了解到更多关于玄奘的故事,以及玄奘取经的细节。如果有的朋友不了解中印之间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我就会建议他们去看看《大唐玄奘》。这样一部电影,不仅能让许多参与影片制作的人更加了解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也能激起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兴趣。
在中国,几乎所有地方都有电影院,看电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常会讨论近期的好电影。中国电影院的设施比较齐全,观影氛围也比较好。但在印度,只有比较繁华的地区才有电影院,普通人没有那么多的机会看电影。
看印度电影的时候,我更多是对印度的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并且期待我的国家变得更好,而我的很多中国朋友是通过电影了解印度社会的现状,从而对印度产生新的认识。作为相邻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虽然地理位置相近,但两国人民对彼此仍然有着许多刻板印象,这不仅影响了相互交流,也有碍两国的合作与发展。而优秀的电影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两国人民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