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新时代意涵

2019-09-10李洁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化观历史观新时代

[内容提要] 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是一组彼此联系、紧密相关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四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历史观体现为以大历史观审视问题的整体性思维和意识,并在运用这种思维和意识总结规律、把握大势中表现出来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分析方法。新时代民族观是指导我们认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理论,包括精神支撑、核心理念、保障意识等新的时代因素。新时代国家观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审视新时代中国自身发展、处理国际关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使命担当、国家自信、爱国奋斗精神及找准自身定位的世界眼光与国际胸怀。新时代文化观是在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 新时代;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作者简介] 李洁,法学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一方面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意味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的现实境遇中,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风险挑战。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思潮时有出现,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唱衰中国的论调仍然存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问题更加突显,多样社会思潮和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挑战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是基础,贯穿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形成发展始终。国家由不同民族组成,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文化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标识,是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根本依据。“四观”教育历来受到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但新时代已然赋予了“四观”新的内涵。因此,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揭示“四观”面临的时代境遇,科学理解“四观”的新时代意涵,是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四观”的根本前提,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 新时代正确历史观是指导我们

以大历史观审视问题、把握主流与

主线、认清发展大势、理解伟大梦想

必然实现的根本理论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形成、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根据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可将历史观分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唯物史第一次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给予了正确回答,被列宁誉为“唯一科学的历史观”[2]。从一般意义上讲,新时代正确历史观,就是在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问题过程中作出的理论概括。具体来说,新时代要树立和坚持的正确历史观是一种大历史观,既要环顾世界,又要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并从中揭示规律、把握大势。正如习近平所说,正确历史观“就是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歷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1]。因此,新时代正确历史观,就是指导我们坚持以大历史观审视问题,跳出历史发展的细枝末节,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与主线,认清中国发展大势,进而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实现的根本理论。

1. 新时代正确历史观是坚持以大历史观审视问题的整体性思维和意识

所谓大历史观,就是从历史的整体性宏观视角出发,既将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时期放到较长的历史时段之中来考察,又从历史的纵横发展之中来考察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在历史事实的发展变化和相互影响中探求历史发展趋势,进而从整体上来理解历史发展逻辑的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历史从来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和发展过程而存在的,没有绝对孤立的历史。“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4]因此,正确历史观,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从历史发展的整体中来认识历史事实的根本观点,其本质就是坚持以大历史观审视问题的整体性思维与意识。缺乏这种整体性思维和意识,就极容易陷入形而上学的认识误区,对那些用阶段性否定整体性、用曲折性否定前进性、用片面性否定全面性的错误理论和观点不但不能正确认识,反而倍加推崇,甚至以发掘探索历史的细枝末节为旨趣,为此一叶障目,陷入错误认识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5]。认识新时代中国的问题更应该以大历史观之,将其融入中华文明5000年、近代中国170多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98年、新中国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之中来认识。唯有从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上来认识新时代中国的问题,才能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6]8的重要事实;才能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母版”、不是“模板”、不是“再版”、也不是“翻版”的重要论断;[7]才能从根本上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

2. 新时代正确历史观是善于总结规律、把握大势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历史的传统,远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古训,近有历史是最好的“老师”[8]508“教科书”[9]“清醒剂”[10]“营养剂”[11]“镜子”[8]522等生动比喻。坚持以大历史观审视问题,不仅反映了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严谨态度,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实践、理论三重逻辑相结合的高度考察历史、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新时代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就是要具备一种时刻叩问自己从哪里来、又去向何方的历史感,始终保持一种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的自觉性,怀揣一颗沿着历史指示坚定前行的自信心。面对西方国家大肆鼓吹“历史终结”“中国崩溃”等唱衰中国的声音,我们应该将已经做过的事、正在做的事、将要做的事作为一个历史整体来考虑,善于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规律、把握大势、坚定自信。

具体来讲,以大历史观审视中华文明史,就能看出“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12],自然能够坚定而自信地得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3]34的结论;以大历史观环顾世界历史,就能看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逆历史潮流而动,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只是中国经济大池塘的一片小涟漪,注定不能掀起惊涛巨浪;以大历史观审视社会主义运动500年历史,就可以断定我们所处的时代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进而就能“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8]66;以大历史观审视中国近代17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能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实现的信心。

3. 新时代正确历史观是在用历史思维审视问题中形成的历史分析方法

所谓历史思维,就是浸润于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敬畏历史等行为和习惯之中的长时段思维、整体性思维、发展性思维的总和。历史思维是在长期的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并与各种错误思想理论观点作斗争之后,在习得敬畏历史的正确态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思维。

运用历史思维审视问题就是以“大历史观之”[12]的必然要求和具体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方法的运用体现着不同的历史观,历史分析方法则是运用唯物史观在认识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时的根本方法。对历史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就是新时代正确历史观的重要表现。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历史虚无思潮得以存在甚至大受追捧,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人缺乏对历史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就是综合运用长时段思维、整体性思维、发展性思维对某一历史事实进行具体分析的过程和方式,其本质就在于实事求是。

怎样才能运用好历史分析方法,做到实事求是呢?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14]11也就是说,运用历史思维审视问题,要把相关问题纳入一定的历史时代和条件下去分析,以历史的视野分析问题,“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14]11。

新时代树立和坚持正确历史观,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培养历史思维,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切实掌握历史分析方法。面对打着“重构历史”“解构历史”“还原历史”旗号而侮辱英烈、诋毁领袖、歪曲党史国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要敢于运用历史思維去审视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方法,善于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澄清事实、揭露谬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

二、 新时代正确民族观是指导我们

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

促进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科学理论  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及其相关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具体反映。民族观根本上来源于民族工作实践,又通过民族工作的政策、制度等体现在民族工作实践当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民族观,但从总体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民族观虽然提出了一些进步的观点,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都存在着一定片面性。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民族及其相关问题才得到全面的科学认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认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就是因为我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又结合中国民族发展实际赋予其新的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民族观是否正确,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根本就在于其能否有效指导民族工作,切实解决民族问题。因此,新时代的正确民族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审视新时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论。

1. 新时代正确民族观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精神支撑

我国历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人口分布特点使得各族人民在物质生产生活中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持续不断,造就了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5]中华民族并不是56个民族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内含的共同体意识凝结而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16]。

新时代,是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最好时代,也是挑战前所未有的时代。中国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就越处于国际矛盾的风口浪尖,甚至遭遇形形色色的封锁、遏制和打压。国际的不确定因素也越容易激发国内的民族矛盾,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错误思潮时有凸显。纵观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共赴国难,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17]的作用,将各族中华儿女凝聚在了一起。

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树立正确民族观,就是要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个总目标[17],抓住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18],引导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让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精神支撑。

2. 新时代正确民族观是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总钥匙的核心理念

从理论上讲,民族问题就是在一个民族自身发展及其处理与其他民族、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19],如民族自身的发展期望与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不同民族交往互动中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冲突,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意识外溢以致挑战其与国家之间正常关系的问题。但民族问题归根结底属于利益问题,而利益问题本质上又是发展失衡问题。

理解新时代民族问题,应当将其置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总问题之中来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最主要方面。那么,从一定意义上讲,新时代中国民族问题,可以理解为民族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民族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民族工作主要有两大历史任务,一是通过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引导翻身解放的各民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通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0]第一项任务属于民族与阶级之间的问题,已经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而完成。而第二项任务则是我们一直致力于完成但又注定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其本质是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彻底解决,正如习近平曾指出的那样:“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21]如果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在精神和思想层面的体现,那么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建设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最终必然要依靠发展这条根本途径,将民族工作落实到物质生产生活之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

因此,新时代正确民族观,不仅要能够正确反映民族问题,更应该坚持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总钥匙的核心理念,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来解决民族问题。从长期看,就是要坚持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民族工作的主题,团结各族人民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来,力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17]。从近期看,就是要坚持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力争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3. 新时代正确民族观是在党领导下健全完善民族制度体系的保障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通过发展解决民族问题是民族工作的根本途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思想观念层面的社会意识,本质上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要成功掌握群众,绝不能简单地依靠国家自上而下地信息传递,除此之外,一方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即通过发展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经济、民生等问题,激发人们内在地生成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還需要依托制度安排、法制建设、政策支持及其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发展,以促进和保障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发展,进而保证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前,关于民族政策、制度的错误观点时有出现。国内部分势力利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大搞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甚至妄图超越或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脱离中央闹独立,破坏民族团结统一。国际西方反华势力高举“人权”旗帜,大肆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破坏我国民族团结,诋毁中国形象;美国甚至不惜牺牲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执意签署所谓“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新时代,面对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所遭受的质疑、责难以及民族团结、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正确民族观理应有一种保障意识,而这种保障意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健全完善民族制度体系,进而为民族工作提供保障的自觉意识。

新时代,树立和坚持正确民族观,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开展民族工作的最高原则,也是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方面要引导人们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及历史传统的最好制度,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当然,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过程中具体的体制机制要有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好统一和自治的关系,任何以“高度自治”为由,将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相对立的行为都是误入歧途的错误行为,而任何看不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而妄言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言论也是脱离实际的错误行为。三是要将民族工作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框架之中,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三、 新时代正确国家观是在运用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审视新时代

中国自身发展及处理国际关系过程

中形成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国家观,是指对国家的起源、本质、消亡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根本看法。较以往的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科学全面地认识了国家的起源、本质、消亡等问题;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为了保持“秩序”之治而“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22]。面对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发挥着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而这种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可能被消灭,只能随着阶级的消亡而自然消亡。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脱离一定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发展境遇抽象地谈论国家观就必然显得空泛且毫无意义。当前,我们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势必要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一般原理来审视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进而对国家间的交往与合作、国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国内人民的行为与实践等作出具体的理解和阐释。因此,新时代正确国家观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理论、全方位审视新时代中国自身发展及处理国际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1. 新时代正确国家观是领导人民致力于实现伟大梦想的使命担当与国家自信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6]8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闹革命、搞建设、行改革,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但“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崩溃论”等唱衰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同时,国内对中国发展的各种质疑和困惑也从未消失。一方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未走出低潮,“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还行不行”等疑惑始终困扰着某些人;另一方面,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究竟能否如期实现,也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新时代正确国家观,理应回应我国在新时代发展中遭遇的各种质疑和挑战,力求作出充分的阐释。

党的十九大向世界庄严宣告:“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3]15这个论断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审视国家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与国家自信,是新时代正确国家观题中应有之义。而这种国家自信,来源于日趋成熟定型的各方面制度,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来源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来源于新中国7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归根结底,这种国家自信来源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3],即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领导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成为新时代正确国家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2. 新时代正确国家观是引导人们矢志奋斗提升国家认同的爱国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团结中华民族英勇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更是正确国家观的核心要义。“中国成其为中国,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24]爱国这种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就成了凝聚民族心、铸就民族魂的核心要素。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变幻,历史早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25]。新时代,中国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艰巨任务以及国际国内各种复杂的挑战,更需要发挥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一方面,引导人们认识到“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25];另一方面,更要引导人们认识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5]。

当然,爱国主义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其在理论上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但在实践上又反映出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在根本上表现为与这个时代实践主题的契合性。也就是说,新时代爱国主义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着眼点,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人民矢志奋斗,在奋斗中增进爱国情感,提升国家认同,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爱国主义精神也是一种实干精神。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6]549可见,新时代正确国家观理应反映激励人们矢志奋斗提升国家认同的爱国奋斗精神。

3. 新时代正确国家观是在把握大势中找准自身定位的世界眼光与国际胸怀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当今世界已然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之间利益高度融合,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但与此同时,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甚嚣尘上,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愈益凸显,世界人民正不同程度地经受着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困扰。

面对这些全球性难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中国站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发展的机遇、挑战并存,传统国家间冲突、对抗的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观念愈发陈旧。因此,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以一种更具世界眼光与国际胸怀的国家观来审视国家发展特别是当前的国际关系。

所谓世界眼光,就是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将中国的发展融进世界发展大势之中以更好地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所谓国际胸怀,就是摆正大国身份,主动将自身利益与他国关切相联系,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毛泽东曾指出:“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萬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6]“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各国都发展得好,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27]正是在这种正确国家观的指导下,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力倡导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一带一路”建设,勇担国际责任,强调“大就要有大的样子”。[28]将中国共产党定位于“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13]57,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3]57,认为“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29]。

四、 新时代正确文化观是指导我们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文化发展进而坚定文化自信的

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文化观,是指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总体认识和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科学地揭示了文化产生发展变迁的规律,并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则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是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文化就是对全部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集中反映。不同时代,文化反映的内容不尽相同。与此相应,不同时代的文化观也有着不同的内涵。新时代中国,文化集中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3]41因此,新时代正确文化观就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1. 新时代正确文化观是在理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生成的文化自信

文化观,首先包含着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认识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产生内心的认同。文化自信则是在认识、理解、认同文化的过程中对“对国家、民族文化的历史底蕴、发展道路、发展取向、发展前景的总体判断”[30]。而文化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反映,那么,对文化发展的总体判断,其实质就是对这个国家、民族发展状况的一种判断,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越有信心,则文化自信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349“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问题……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31]194195可见,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正确文化观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既源于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奠定的“深厚基础”[31]195,又源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其提供的“坚强基石”[31]195。其次,新时代文化自信本质上则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自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促使我国在全方面、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12]这些成就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支撑”[31]196。若问“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6]459。

2. 新时代正确文化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轴开展文化建设的思想理念

文化的意义不仅仅表现在反映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上,更为主要的是人类通过一定的文化得以建构自身的价值、意义系统。从另一角度讲,一种文化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也在于其能够满足人们对这种价值、意义系统的需求。简言之,文化就是承载着某种价值观念的价值、意义系统。

“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32]105从现实来看,文化的影响力集中表现为对人们润物无声的感化、潜移默化的熏陶,甚至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之中,成功的文化影响一定是转化为某种价值观念的影响,是人们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与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应,文化的这种影响力可以称为软实力,这种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2]203204,它所发挥出来的影响力,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因此,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因素”[32]203204。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某些西方国家总是企图凭借其经济的强势和技术的先进,通过文化工业和产品消费将其价值观、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施加于非西方国家。有学者指出:“在全世界的文化商品中出现了明显的趋同现象和标准化……从服装到食品、到音乐、到电影电视、到建筑(这里仅局限在人们通常包含在‘文化的’范围内的内容)莫不如是,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某些时装、品牌、品位和实践现在都开始具有全球化的倾向了,他们现在在世界各地实际上已经是随处可见了。”[33]也有学者直接将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帝国主义,指出:“它的目的,不是征服国土,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为手段而改变两国的强权关系。”[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中,“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境外敌对势力加大渗透和西化力度,境内一些组织和个人不断变换手法,制造思想混乱,与我争夺人心”[32]35。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轴,开展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则是新時代树立和坚持正确文化观的必然选择。为此,既要注重思想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强调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又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落细落小落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存在,以核心价值观自信提升文化自信;更要注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624(1).

[2]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2(1).

[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5.

[10] 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2).

[1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7.

[12]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13] 习近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5]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16]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12.

[17]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1024(1).

[18] 让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工作纪实[N].人民日报,20190927(1).

[19]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40.

[20]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98.

[21] 习近平谈扶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930(7).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6187.

[23] 中国共产党章程[N].人民日报,20171029(1).

[24] 让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80918(5).

[25]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2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42.

[27]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

[28]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N].人民日报,20171026(2).

[29]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N].人民日报,20190427(2).

[30] 陈金龙.新中国70年文化自信的表征、成因与特质[J].學术论坛,2019(4):2026.

[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3] 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0.

[34] 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90.

(编辑:陈明凡)

猜你喜欢

文化观历史观新时代
浅谈中职学校的“历史观”教育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国产抗战题材电影历史观的考量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
试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