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探析

2019-09-10曾雪莲彭春艳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科服务应用型高校图书馆

曾雪莲 彭春艳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4-0052-03

一、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应当开展学科服务

应用型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对社会相关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密切关注。这就需要高校与时俱进,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搞好学科建设不仅需要专业教师不懈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学科信息服务的支撑。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服务中心,除了馆藏大量的纸质文献之外,还拥有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应用型高校图书馆作为应用型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参照学校发展方向与定位,与学校发展趋势相适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围绕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来提供学科服务。在万物互联互通的知识泛在环境下,如何顺应时代的需求,立足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做好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值得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人员探索。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1]。

应用型高校图书馆也要发挥其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2]。以服务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形成应用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建设具有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为学科服务提供文献支撑。

学科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图书馆员有机地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与用户需求相结合,主动地根据用户的个人需求,提供及时、有效、有深度的信息服务。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应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育人功能,从被动提供信息服务转变为主动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从学校发展、专业发展、个人需求的角度向师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学科服务。

二、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现状分析

(一)傳统学科服务方式占主导

进入21世纪后,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交叉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3]。传统的纸质文献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数据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资源[4]。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为高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学科服务则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是,一些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其服务方式主要包括:(1)当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2)数据库商印刷宣传册,图书馆负责发放数据库宣传资料,制作数据库使用板报对数据库资源进行宣传推广;(3)开设文献检索培训,邀请数据库培训师向师生介绍图书馆电子资源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这些学科服务模式作为传统的服务模式,没有根据学科及课程体系来提供学科服务,很难体现出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的信息资源保障的作用,也没有基于应用型高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服务,很难适应应用型高校用户多样化、层次化的信息资源需求。

(二)缺乏专业性学科服务人才

知识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和交流,使应用型高校师生对学科服务需求变得多样性跟复杂性。这就需要学科馆员不断提升针对性的学科服务水平。但是,应用型高校图书馆普遍缺少可提供专业化学科服务的人才,其主要表现在高校图书馆人员配置的不合理。以北部湾大学为例,图书馆共有35名馆员,其中1人为图书情报专业、5人有计算机背景,其余工作人员所学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法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由此可见,非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占主体。北部湾大学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有海洋生物与技术、海洋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专业群。有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广西一流学科。从事学科服务的4位馆员没有计算机及图书情报的专业背景,同时也没有相关的学科背景,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知识、外语知识及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需要,很难完全满足大数据、云计算等环境下学科服务专业化的需求。

(三)个性化学科服务较少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合面协调发展,集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5]。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科建设的支撑[6]。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推进,信息资源获取更加便捷。高校师生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兴趣爱好使个人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不同。这就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学科服务。而是要根据个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科服务。

但是,目前应用型高校还是以传统的学科服务为主,缺乏个性化的学科服务。再以北部湾大学为例,学科服务主要有以下方面:(1)信息的推送工作,通过邮箱和QQ群向读者介绍我馆电子资源情况、数据库的使用方法;(2)新书(数字资源)推荐,通过图书馆主页、电子显示屏播报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最新动态信息;(3)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板报,对馆内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宣传报道;(4)特邀数据库商为学生开展图书馆数字资源培训,重点介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等。这种大范围的学科服务方式对于学生个性化的数据资源需求无法满足,不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专业发展动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在选择数据资源时缺乏针对性,从而导致学科服务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科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加强学科信息资源建设。调整图书馆资源布局,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协同发展。(1)馆藏结构多元化。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为资源建设目标,资源建设应符合应用型高校学科构成特点,覆盖相关学科门类。围绕地区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资源结构。(2)资源种类多样化。除了馆藏纸质资源,还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应注重资源种类的多元化,不但要满足科研需求,更要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保障教学科研的基本需求前提下,应重点购买专业数据库及资格考试数据库,使资源建设满足应用型高校专业发展需求。(3)自建特色数据库。根据地域人才培养需求,构建融合地域文化特色与人文精神的特色数据资源库,丰富馆藏资源。充分挖掘馆内外资源,提升图书馆资源优势,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提高图书馆在教学及科研方面的服务水平。

(二)培养专业学科服务人才

应用型高校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需求,要求高校图书馆员要主动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积极配合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需求。应用型高校在创建一流应用型大学的过程中离不开图书馆优质文献保障和高质量的学科信息服务。学科服务质量的好坏则与学科服务人员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学科服务人员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信息环境日益复杂与用户信息需求多元化的环境下,提高专业知识存量和服务创新能力。例如,图书馆可采用内外结合的培训方式,加大馆员能力素质培训。(1)图书馆可举办计算机应用、网络知识培训班,对学科馆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技术水平。(2)专业学科服务人员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去,通过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师生所需的学科共同知识,收集他们的科研、教学、兴趣、爱好,以便能更加准确的为他们提供学科服务。(3)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经常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开展交流活动,取长补短,力求提高学科服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三)提供个性化学科服务

个性化学科服务是网络时代图书馆探索出的服务项目。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应根据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探究分析应用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学科服务开展的方式。个性化学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用户的个人需求。通过宣传、讲座、培训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学科服务工作。高校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用型高校要在这个过程中成功转型,图书馆需要发挥其文献信息资源集聚地的作用,提供个性化的学科服务。(1)加强沟通交流。图书馆学科馆员可通过面对面交流、邮件、QQ、微信等方式,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建立信息需求档案,及时通报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加强与院系资源共建、合作交流。(2)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根据学校专业布局,配置专业学科馆员。由专业学科馆员与各二级学院、教研室对接,开展交流活动,对学科所涉及的馆藏资源、数据库资源、互联网资源、开放共享资源以及教学资源等进行整理归纳,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建立合理的服务平台架构,设置相应的服务栏目,提供针对性的学科服务。(3)主动筛选、整合、推荐学科信息,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習惯、爱好、特点[7],及用户反馈的信息,组织专门的人员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处理,并能根据用户需求特点的变化,一对一地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

四、结语

应用型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中地,在应用型大学发展中应发挥其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向用户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以应用型高校学科发展为落脚点,以师生需求为核心,探索应用型高校开展学科服务新方法。创新学科服务模式与方式,打破传统图书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主动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开拓学科服务新领域。学科馆员应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主动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师生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与动态、分析专业发展现状、嵌入师生的教学、学习、科研中,为他们有针对性地提供所需的学科信息资源,创新学科服务新方法,为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教高〔2015〕14号)[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

[2]竺向阳.“双一流”下西部高校如何应对人才的引进和流失[J].中外企业家,2017(17).

[3]娜仁花.思想品德课研究性教学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侯玉婕.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几点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7).

[5]李晓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30年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

[6]周肇光.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应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拓展服务育人功能[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

[7]蒋萍萍.数字档案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5(14).

[作者简介]曾雪莲(1984-),女,湖南祁东人,北部湾大学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管理;彭春艳(1985-),女,湖北宜昌人,北部湾大学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读者服务。

[责任编辑 时锦雯]

猜你喜欢

学科服务应用型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