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问妙引 涵泳其中
2019-09-10张道元
张道元
“积累”“涵泳”“自得”“生活”是中国百年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如何践行这一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在此仅以《关雎》教学为例试作探究。
一、解题:问得“无理”一点
1. 发“无理”之问
问题:雎鸠是一种什么东西?大概多大?它有什么特别的习性?
预设:根据其“关关”的叫声,雎鸠的嘴和胸腔应该不太小,否则无法发出“关关”的叫声,而其嘴和胸腔都不太小,其身体也必然不小,否则就头重脚轻,结合注释“一般认为就是鱼鹰”来推断,雎鸠应该比白鹭要大,但比天鹅略小。
意在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弄清“关关”“关雎”的词义,弄清雎鸠是一种“水鸟”和“雌雄形影不离”的特性,为第三环节理解为什么“先写”雎鸠以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做好铺垫。“水鸟”“雌雄形影不离”要求学生用着重号在注释中作标注,利用注释教学生抓关键词阅读的方法。
为什么要让学生有这么一个推测的过程?旨在强化对“关关”一词的理解,同时对雎鸠有一个比较感性的印象,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詩句背后的画面具体起来、清晰起来:比白鹭略大但比天鹅略小的一只灰黑色的水鸟,正在水中的小洲中“关关、关关”地呼朋引伴,它的伙伴正在小洲旁的水中觅食……这是读诗歌应该做的事。
为何要曲问、要问突兀一点的问题?问题问得太寻常、太直白是目前教学中的一大突出问题,许多老师都抱怨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殊不知这就是一个关键原因。
2. 拟雎鸠之声
问题:学一学雎鸠的叫,猜猜雎鸠在叫什么?你感觉在“关关”叫着的雎鸠是几只?
预设:(略)。
初中学生学习语文,无疑是需要一些感性的方法的,这么做,既是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情境美。“关关”叫着的雎鸠是几只?学生可能说是两只,一只在小洲中叫,另一只在水中回应……但对这一问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关键在于有这种感受诗句背后的画面或情境的过程。
3. 释“关雎”之义
问题:用一句话表述“关雎”的意思(10字以内)。
预设:正在“关关”叫着的雎鸠,或正在呼朋引伴的雎鸠。
二、导背:引导得有序一点
1. 明变与不变
背诵记牢,第一节不成问题,难点在第二、三节。
(1)先问:将第二节的第一、二句和第三节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二、三节基本上只是用第二节第一、二句重复三次构成,只是关键词变了一下,句式完全一样。试概括一下这种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学生试概括后点拨:相同的句式或段式反复运用。
“参差荇菜,左右( )之”这一句只变了一个字,顺序是“流”“采”“芼”。
“窈窕淑女,( )之”变了三个字,顺序为“寤寐求”(想得到)、“琴瑟友”(交朋友)、“钟鼓乐”(迎接她),注意所变字词(“求”“友”“乐”)内在的逻辑顺序。
(2)再问:第二节的第三、四两句变化了一下,第三句(求之不得)与第二句(寤寐求之)构成顶真关系。那么,第二节的第三、四两句为什么不用“窈窕淑女,( )之”这两句重复来构成呢?
预设(学生讨论后):如果第二节的第三、四两句也用“窈窕淑女,( )之”这两句重复来构成,诗歌就基本上没有变化了,就会显得比较呆板,就缺少了变化之美。这是诗歌一种巧妙的调和技巧。
这里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引导过程?
首先是背诵记牢。背诵记牢,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难点,既然是难点就需要“突破”一下。因为不注重揣摩学生的难处,我们往往在不经意间犯了一个错误:用现在的时间兢兢业业地为自己今后的工作设置障碍或制造着难题!学生要学那么多科目,仅语文要背要记忆的就那么多,首次教学时不帮助学生记牢,必然增加学生复习时的记忆负担,所以帮助学生记牢是极为必要的!但我们对这方面的重视和研究都很不够,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其必要性或意义。
其次是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记忆积累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要用记忆诗歌的过程,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这也就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所在!
还有一点,是认识重章叠句的基本特征的需要。我们教某种表现手法,容易误入只教“结果”而不教“过程”的贴标签式的误区,这里于看似不该着力处着力,目的还在于相机引导学生感知重章叠句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效果,体现教“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结果”的理念。
2. 探表达效果
问题:相同的句式或段式反复使用叫“重章叠句”,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抒发细腻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诗歌这样写主要有哪些好的表达效果?(此问题为课本“思考探究二”变式)
预设:
①音乐之美。重章叠句的手法,使得诗歌读来朗朗上口,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②画面效果。“参差荇菜,左右( )之。窈窕淑女,( )之”句式的反复运用,让少女采荇菜的画面和君子追求淑女的画面在读者脑海中反复出现,因而印象更加鲜明深刻,从而巧妙地增强了诗歌的画面美或“造型”美,巧妙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③突出了“君子”爱慕“淑女”之情的强烈。少女采荇菜画面的反复出现,强调了“君子”对“淑女”的关注,突出了男子对少女的爱慕之情的强烈。诗歌中,“参差荇菜,左右( )之”反复吟咏了三次,使得这一画面反复出现,在诗歌中,这一画面是谁在看?君子。他为什么老是这样盯着看?他很爱淑女或淑女很有吸引力。也就是说,这种反复吟咏,突出了君子对淑女爱慕之情的强烈,也突出了“淑女”吸引力的不一般。“窈窕淑女,( )之”的反复吟咏,同样突出了君子爱慕淑女情感的强烈,突出了“君子”对“淑女”的念念不忘和执着追求。他去盯“淑女”追求“淑女”,或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了,或许整个春季都这样。
④错综之美。重章叠句,只是基本句式不变,里边的几个关键词却是一句一变,这样,就使得诗歌具有了一种变与不变巧妙融合的错综之美。
⑤气势之美。这种反复吟咏,还造成一种“铺排”或“排比”(即“赋”)的效果,使得作品语言显得更有气势。
三、教“兴”:问得“曲折”一点
1.先问:第一节有两句,诗歌主要想说的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预设: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再问: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开头就直接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要先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诗歌这样写有些什么好处?
明确:这种表现手法,民歌中也常用,比如“葫芦伸藤开白花,我俩商量做一家”,本来最想说的是“我俩商量做一家”,但偏偏先从好像不相关的“葫芦伸藤开白花”说起,这种“先说”有一种“引起”的效果,让表达显得更为自然,同时也将想要说的意思巧妙地含蓄在其中。
综言之,这一句诗句,运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是:
①引起效果。这种“先说”,有一种“引起”的效果,使得诗歌的表达更为自然。
②环境铺垫效果。诗句巧妙地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是在河中或河岸上,这就让下文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句显得极为自然而不唐突。
③增强画面美的效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本身就是一幅很美的画面,这一画面还使得诗歌画面的内容更为丰富,使得君子追求淑女的画面显得更有层次感,显得更美。
④暗示效果。为什么会有暗示效果?根据注释,关雎这种水鸟,常成双成对出现,这就有暗示“君子”有想成双成对的意思,所以下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实际上已经含蓄在其中。
3. 追问:这里的“先写”,为什么不写喜鹊或小白兔之类,偏偏要写雎鸠?请尝试概括这种表现手法并为其命名。
明确:根据前述,“雎鸠”是一种水鸟,“雌雄形影不离”,所以,先写“雎鸠”呼朋引伴地叫着,一是能够交代人物活动环境是在水边或近水的地方;二是其中含蓄着君子想像雎鸠一样成双成对的心思。
这种方法的特征是先言他物(雎鸠)以引起所咏之物(君子淑女),这种表现手法的概念叫“兴”。
为什么要如此一问再问?阅读教学,不但要弄清写什么,还需明白是怎么一种写法,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此连续追问,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弄明白诗歌在这里是一种怎样的写法,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音韵之美: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问题:诗歌是音乐美的艺术,这首诗韵律优美,是哪些原因使得诗歌韵律如此优美?
预设:
(1)用韵。诗歌运用了押韵的技巧,第一节韵脚为“洲”“逑”;第二节第一、二句韵脚为“之”“之”;第三节韵脚为四个“之”。
(2)重章叠句。为了增强诗歌的音乐之美,诗歌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让诗歌读来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
(3)调和。诗歌运用了多种调和技巧:①用韵与不用韵结合,诗歌多数诗句用韵,但第二节第三、四句不用韵;②换韵,第一节一个韵,第二、三节一个韵;③重章叠句与非重章叠句结合,第二、三節基本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构句,但第二节的第三、四句不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构句。这些调和技巧,使得诗歌避免了呆板与单调,提高了诗歌的审美品位。
(4)顶真。第二节第二句与第三句之间形成一种顶真的修辞关系,使得诗歌具有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5)反复。“悠哉悠哉”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之美。
(6)双声词“参差”“雎鸠”“辗转”、叠韵词“窈窕”“辗转”、叠词“关关”的运用对增强诗歌的音乐之美也有一定效果。
可见,为了达成诗歌的韵律之美,作者运用了多种积极修辞的技巧。
对诗歌的音乐之美,往往止步于诵读感受。诵读感受固然是主要手段,但教学就止步于此,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抒情诗应该是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综合体”(叶圣陶语),因而,教诗歌,一定要抓住诗歌的本质——“音乐艺术”,不但要反复诵读感受其音乐美,还应探究其达成音乐之美的方法和技巧,以便学习借鉴。
五、诗意感知:问得生活化一点
即问的是生活化的问题,指向的却是诗意理解。同时,问题又是主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需要思考诗歌的各个部分,需要读出诗歌的言外之意或隐蔽的意义层次。
1. “淑女”好在哪里
这首诗歌,涉及中国两大理想人格——君子和淑女,这一点应该让学生知道。关于“君子”,《论语》中有多章论及,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问题:诗歌说淑女是“君子好逑”,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这个“大姐姐”的确可以成为“君子好逑”?(要以诗歌所写内容为依据)
预设:
(1)文静美丽(“窈窕”)。
(2)勤劳、聪明——坐在小船上,她能够娴熟地左右捞取荇菜,迅速判断荇菜的优劣,选择最好的荇菜熟练地采下,捞、选、采是那么娴熟,从她这么娴熟,就可以知道她经常来水中采荇菜。从“流”“采”“芼”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聪明的人。
(3)能够持家。从她选择荇菜就可以推测,她知道什么样的荇菜好吃有营养,她是一个帮助父母承当了很多家务、能够持家的女孩,她在家里会做菜饭,知道怎样的荇菜(老嫩度、是否健壮、有无病虫等)做出来好吃有营养,对家人健康有利。一个好配偶,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够持家的好主妇,她已经具备这一点。
(2)(3)两点为探究重点,探究方式为:
①演:让学生演一演淑女如何采荇菜
为了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淑女采荇菜是怎么采,应该让学生尝试演一演。演得好不好,用“流”“采”“芼”三字来评价,意在引导理解“流”“采”“芼”之间的互文意味及表达效果。
点拨预设:淑女捞荇菜是胡乱地捞还是有选择地捞?采荇菜呢?她挑选荇菜只是在采的时候挑选吗?可见,“流”“采”中包含着“芼”的意思,挑选又是在捞采的时候挑选,“流”“采”“芼”之间有互文意味。
②赏:赏析“流”“采”“芼”的表达效果
问题:从“流”“采”“芼”三个词中你读出关于淑女或君子的什么信息?
预设:其一,读出淑女的勤劳、能干、聪慧、善于持家。这三个词用得很巧妙,从不同侧面写出了一个勤劳、能干、聪慧、善于持家的女子形象。坐在小船上,她能够娴熟地左右捞取荇菜,迅速判断荇菜的优劣,选择最好的荇菜熟练地采下,捞、选、采是那么娴熟,从她这么娴熟,就可以知道她经常来水中采荇菜,从她选择荇菜就可以推测她知道什么样的荇菜好吃有营养,可以推测,她是一个帮助父母承担了很多家务、能够持家的女孩。从“流”“采”“芼”三个词看,男子认为她是“君子好逑”。
其二,读出君子的细心。“流”“采”“芼”三个词,还写出了男子观察的细心,男子是一个很细心的人。
其三,读出君子对淑女爱慕之情的强烈。“君子”为什么会看得这么仔细?因为爱。“流”“采”“芼”三个词还含蓄地表现了男子对采荇菜少女的爱慕之情的强烈。这就是叶圣陶所说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明确相关”。
(4)教养很好,矜持而不轻薄。河岸上,男子在追着她弹奏琴瑟、敲击钟鼓,反复地在示爱,她不可能不知道男子的用意,但她始终没有任何轻佻或无礼的表现。
2. 怎样一个“君子”
问题:可以感受到,这个“大姐姐”(淑女)是很优秀的,外表文静美丽,内涵也不错。追求她的这个“大哥哥”,自认为是“君子”,他是怎样一个“君子”呢?他和优秀的“淑女”般配吗?(要以诗歌所写内容为依据)
预设:
(1)选人有水准。他选择配偶的标准,就是如前述所述的“窈窕淑女”。
(2)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他能够发现采荇菜少女“窈窕”、勤劳、聪明、能够持家、教养好等优点。
(3)细心。最细心体现在他能够从少女采荇菜的动作中发现少女作为“好逑”的條件。
(4)有才艺。既能够弹奏琴瑟,又能够敲击钟鼓、弹奏乐器,还能边跳边唱。
(5)有见识。窥一斑可见全豹,从他知道雎鸠、荇菜、琴瑟、钟鼓等,还可以感觉到他是一个有见识的男子。
(6)文雅。从他追求“淑女”的方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文雅的“君子”。
(7)纯情执着。从“寤寐求之”“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看出。
(8)家境不错。从君子能够弹琴鼓瑟看,君子的家境应该也不错,应该是小时候就有条件学过这些才艺的。
此外,从他敢于去追求文静美丽的淑女可以推测,“君子”的仪表气质也应该很不错,如果自己仪表气质条件较差,看到这么文静美丽的淑女,他必定自惭形秽而不敢这么强烈地去追求。
读诗歌,一定要让诗句背后的画面或情境、形象具体起来、清晰起来。我们读《关雎》,读了之后,如果相关的画面、情境没有具体起来、清晰起来,“君子”“淑女”的形象没有清晰起来、丰满起来,就不可算真正读懂了诗歌。
六、整体感知:概括而简洁一点
问题: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写的是怎样一件事(8个字内)。
预设:君子追求淑女或君子爱慕淑女。
这个训练虽然很小,但很有必要。读书要先把书读厚,然后再把书读薄。以上几个环节是把书读厚,这里是把书读薄。
如上导读思路,意在探究如何让学生牢固积累,如何让学生自悟自得,如何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还想致力探究如何让学生始终“涵泳”在文本之中——所组织的活动,致力引导学生始终涵泳在文本的语言文字里,问题或任务出示后,学生都需要去阅读思考相关语句或字词,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始终沉浸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中。通过涵泳,达到“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