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通理论,下达课堂

2019-09-10王永生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究型高三理论

王永生

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印发,其中提出要“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新课改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实现专业化,除掌握必要的学科内容和教学技能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extended professionalism)。这种扩展的专业特性是指教师要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课堂研究检验有关理论,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摆脱“教书匠”的角色,提升自己的职业品味,使自己的工作获得尊严和生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由此可见,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途径。

什么是“研究型教師”,目前尚难给予一个完整准确的界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特征进行描述。一般来说,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的,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2010年11月22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和政策分析报告》。这是华东师范大学“985项目”支持,由华东师大教科院主持的全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数据库项目的第一个重大研究成果。调查发现,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更多的是“教书匠”,缺少通识教育和研究型教师。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现在的教师基本上都接受过通识教育,但研究型的教师仍然十分匮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时代呼唤研究型的教师。那要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呢?这方面的论述较多,笔者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几点看法。

一、缘起:一次观念的真实改变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转折点,走上工作岗位后,笔者所做的一次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在职攻读了教育硕士。在此期间,笔者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如图1所示)。

不难看出,笔者通过系统的学习,使自己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最坚实的一步。结合教学实际,笔者最后选择的论文是《高三数学总复习高效率教学实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由此可看出,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不仅要从实践中提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要具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功底,并能用其指导实践,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即数学教育者应当“上通理论,下达课堂”。

刚开始,笔者确实过分关注理论,有些忽视实践。经过导师的悉心指导,笔者最终选择了“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和“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分析”相结合的道路。事实证明,这是“通、达”之路的最佳选择,而这也是笔者对“理论”和“实践”间关系的深层次理解,从而切实改变了笔者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即立足专业发展,关注基本问题,通过“上通理论,下达课堂”,并进行“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和“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分析”,由此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二、行动:不断增长实践性智慧

俗话说,转变观念很难,确实如此。但事实是转变观念后最难的却是付诸行动,因为存在的问题太多,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于是很容易又回到原点。为此,教师还应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不断增长实践性智慧。

1.理论先行

要“上通理论”,没有一定的理论储备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对教育而言,阅读是提升教学水平最基本的途径,没有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数学教师需要进行专业阅读,“专业阅读,在积累知识、获取信息、抚慰心灵、积累力量的同时,是帮助你找到改变自己教育生态的全新切入点”。为此,笔者根据需要,主要通过网络、书籍和期刊三条途径进行专业的阅读。一般先由网络了解相关理论的最新动态,然后再购买权威书籍进行系统的阅读,并通过查找期刊了解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1)有选择地学习相关论著

以下为笔者曾经读过和正在阅读的学术著作:

笔者平时所读的书远多于上面所列的书单。但从书单可看出,笔者近期的研究多出于“教学”和“解题”这两个方向,同时逐步转向“综合”。

(2)紧跟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最大的特点是与时俱进,始终走在学术的前沿。十多年来,笔者一直紧跟《数学教育学报》和《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两种学术期刊。《数学教育学报》理论性较强,而且涉及面广,笔者一般都是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而《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与数学教学联系较为紧密,笔者几乎每期每篇文章都认真阅读,而且还适当进行批注。此外,还订阅了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高中数学教与学》《数学通报》和《中国数学教育》等期刊,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和参考。

2.下达课堂

校内同行间互相听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是交流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听课看似简单,但却是一项技术活。即教师应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其最好的路径就是进行“课堂观察”。

笔者曾听过一名新教师的课,通过交流后写下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线段的定比分点”教学设计随想》一文,并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4年第5期上;作为数学教研组长,笔者成功地组织了校内的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写下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纪实》一文,并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4年第12期上;结合高中数学教研组活动的开展,笔者写下了《高中数学教研组活动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一文,并发表在《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5年第4期上,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高中数学教与学》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三、反思: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那要如何做才能实现这样的转变呢?波斯纳(G.J.Posner,1989)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经验反思是导致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而另外一部分人却不能的重要原因。那要如何进行反思呢?笔者认为应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当然,中小学教师所开展的研究不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展的专业性、理论性的学术研究,而主要指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即教育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approach)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 Lewin 1)首先提出后,已成为当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教科研方法之一。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以教师为研究者、以实践情境为研究场所的研究形式,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对教育行动”开展研究,即行动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二,“在教育行动中”开展研究,它是“研究”和“行动”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教育活动和探索活动的统一;

第三,“为教育行动” 而研究,即研究的目的指向教育行动的优化和教师的理性直觉。

行动研究旨在不断革新和改善教育行动,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个人行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因此,行动研究是一种学习途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由于实践改进和专业发展是无止境的,它呈现出螺旋式不断发展的过程。

行动研究没有整齐划一的模式,目前较为公认的一个基本框架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剖、确立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可见,只有行动而不进行研究难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而行动研究提倡的是一种将研究融入工作的状态。为此,结合工作实际,笔者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高三数学总复习

由于多年在高三任教,加上硕士毕业论文是《高三数学总复习高效率教学实验研究》,于是,笔者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也就成了必然。在复习方法方面发表的文章主要有《高三数学三维立体化复习模式的构建》一文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6年第5期;《高三数学总复习要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一文发表在《中学数学(高中版)》2014年第6期;《借力模拟考试,让高三数学后期复习更给力》一文发表在《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6年第6期;《三面出击,点亮高三数学复习百日星光》一文正在评审中。

在基础复习方面主要有《高三数学基础复习六环节设计——以新课标高考文科空间平行关系的复习为例》一文发表在《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5年第3期;《高三数学复习效果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柯西不等式”的复习为例》一文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5年第5期;專题复习方面的论文主要有《回归基础,突出综合,直面创新——“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专题复习设计》《整体掌握,逐项突破,限时训练——“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理)”难点突破》《课前探源、课堂交流与鉴赏、课后变式训练——一道高考平面向量试题的研究性复习》等。

试卷讲评方面的文章主要有《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微型实验》《冲刺阶段,试卷讲评要突出解法的选择》《教师终究要退居幕后—— 一节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感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好题欣赏、难题突破——高三数学试卷讲评的四个视角》等。

在学科德育方面的论文主要有《让高中数学教学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浮躁》《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一次德育尝试》《数学写作:高三数学作业的另类设计》《让数学诗意地栖居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等。

2. 中学数学解题研究

学会数学就是要善于解题。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师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其重要性不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而结合工作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成为工作的常态。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给大理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学数学解题研究”这门课程,其研究就更加丰富,也更加走向深入,其中,代表性的成果有《分离参数法在解决高考压轴题中的三次不寻常遭遇》《追寻学生思维的脚步,为题目量身定制解法》《解法要追求“普适性”,更要追寻“创新性”》《理解、思考、运算、表达———高考解析几何问题求解四部曲》《一道高考数学试题教学运用的精彩故事》《推理与意义建构观下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一道数学高考模拟试题的突破感悟》《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数学鉴赏视角》《走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内心世界——一道高三数学模考试题的教学思考》《一道高三模考试题错解的根源探析与对策研究》《高中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的说题尝试》等。

3.教学设计

作为一线教师,几乎每天都要备课。周玉仁教授在面对“您最想勉励一线教师的是什么?”这样一个提问时,给出的答复是“实、活、新,上好每一堂课。”回答朴实无华,但要上好每一堂课,却是非常不容易的。反思课堂,提高实践性智慧,从而进行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不重复昨天故事的前提。为此,这也是笔者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中的成果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教A版“线段的定比分点”教学设计随想》《基于整体把握教材结构的样例学习——以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教学为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反函数概念的教学》《数形结合是函数单调性教学的灵魂所在》《基于教材的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精心预设、精彩生成、精确反思——一堂高三数学示范课的心路历程》《从课程资源视角看“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借助“片段异构”,加深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正弦定理“同课异构”反思》等。

4.一个案例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新课标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提出了“三维目标”的要求。“除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们还应帮助学生(初步地)学会用数学思维,并逐步养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应当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看成数学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

可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达成上述目标呢?笔者为此展开了行动研究。先是进行理论学习,并将学习过程写成《让思维更加自由、合理和充满理性》一文。此文最终发表在《中小学数学(高中)》2016年7,8期上,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思维导图(Mind Maps):让思维更为自由;

(2)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让思维更有条理;

(3)思考,快与慢(Thinking,Fast and Slow):让思维更加理性。

其中,第一部分是通过阅读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的《思维导图》一书来学习的;第二部分是通过网络和阅读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刘濯源教授的相关文献进行学习的;第三部分则是通过阅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思考,快与慢》一书和郑毓信教授的相关文献来进行学习的。

此文全面反映了笔者的学习和思考过程,可以算是“上通理论”吧,接下来笔者针对“下达课堂”進行了“理论的实践性解读”。

结合思维导图的功能,在章节复习知识结构的整理环节,笔者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尝试,教学效果出乎意料,图3为课后学生的QQ截图。高三总复习的最后阶段,笔者还让学生绘制了整个高中数学公式的思维导图,图4和图5是两幅优秀的作品。从中不难看出,学生挺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结合云南省2016年高三复习统一测试,笔者撰写了《基于思维可视化的高三数学试卷讲评》。此文最终发表在《数学通讯(教师)》2016年第12期上。文章先根据考情分析,利用Xmind软件构建了如图6所示的概念图。由此可清晰地看到整个教学设计的六个流程和教学的五个环节。

然后,笔者用思维导图对试卷进行模块分类(如图7);最后还将思维可视化融入教学的各环节,运用流程图理清解题的具体思路。

从中不难看出,通过实践,不仅笔者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况且这样能将研究与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数学学院的张雪娟同学在教学实习时也选择了《思维可视化在高中圆锥曲线复习中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在实验过程中,她以所上的一节解题教学课为素材,撰写了《让学生看得见解题的思维过程——以一道高考解析几何试题的教学为例》一文,并发表在《中小学数学(高中)》2016年第9期上,现在学位论文仍在完成中。当然,思维可视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而以上仅是“理论的实践性解读”这一个案例。其实,每篇文章的背后都有一个研究的故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研究主要涉及数学解题、教学设计和高考复习三个方面,所关注的基本上是一线教师常规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正因为如此,也才难能可贵。可见,一线教师进行研究并不神秘,只要“立足专业化发展、关注基本问题”,同时“上通理论,下达课堂”,通过行动研究进行“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和“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分析”,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专业性”兼备的专家。作为匠人,教师的世界是由“熟练的技能”“经验”“直觉或秘诀”构成的;而作为专家,教师的世界则是由“科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反思与创造性探究”构成。可见佐藤学教授给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先通过“模仿”与“修炼”具有“工匠性”,再通过“反思”与“研究”具有“专业性”,并最终成长为“工匠性”与“专业性”兼备的专家。

猜你喜欢

研究型高三理论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高三·共鸣篇
“理论”与“实践”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盛满理论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