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低段三年级音乐识谱能力的探究
2019-09-10张琴
张琴
摘 要:小学音乐课程是学生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的有效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的弊端,尤其是要注重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培养和探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识谱能力培养必须要讲究方式与方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文章将针对小学低段三年级音乐识谱能力教学展开全面探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小学;低段三年级;音乐识谱能力;探究
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学生识谱能力相对较弱,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改进方案,深化课堂教学有效性,让识谱教学充满趣味性和色彩性,提升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本文中讲述了小学低段三年级音乐识谱能力教学优化对策,强化学生综合素养。
一、创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虽然教育改革小学教育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很大的障碍,部分学校在音乐设备的配置上还不完善,必须要从改革与物质两个层面着手解决,由此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提升,并且从兴趣层面着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伴随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从实际应用反馈可知效果显著,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之中,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育部门则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定期拨款到小学音乐建设之中。由此能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断融洽,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相对愉悦的氛围内掌握学科知识,增添音乐学习的乐趣及生动性,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识谱能力培养是低年度音乐课程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三年级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关键时期,音高的学习让很多学生感到很陌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高,教师可以通过柯达伊手势创编一个游戏,同时借助学生比较喜爱的《闪烁的小星》,以手势的形式呈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和学习体验。教学音乐本事属于趣味性极强的学科内容,同时也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设计音乐课程时需要融入趣味性,帮助学生能够创造力及创新性,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探索中获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二、构建学生图形模式,提升识谱能力
很多学生在识谱学习方面感觉很吃力,而且不能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思路,变更教学模式,搭建图形识谱教学形式,降低识谱教学的难度,必然能够达到更优质的教学效果。例如:《草原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准备教学道具,即三个太阳,一个小太阳,体积大一倍的太阳,体积大四倍的太阳,并且在每个太阳的背后标明音符。小太阳代表四分音符,体积大一倍则为2分音符,大四倍则为全音符。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弹唱一段,并且在黑板上示范,标注相对应的音符,并引导学生如何识别长音符和短音符,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调动学生识谱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必然能够增加识谱学习的兴趣和厚度,强化识谱教学达到最优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乐曲的欣赏,然后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或是律动,继而表达出对乐曲的理解。在律动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的想象,这对于学生学习内容的加深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教学在某种程度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借助律动能够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并且进一步加深对想象力的引导。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教师鼓励学生去体会充满生命的节奏,感受音乐动感的音乐,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增加想象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进行《摇篮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优美的旋律、良好的意境,从而能够与学生具有思想上的共鸣。从学生的生活层面着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听完歌曲的实际感受,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教学困境,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情景之中,能够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完善课堂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能,必然能够推进教学活动取得极大的成效。
结束语:总体来说,小学音乐低年段教学中识谱能力的培养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强化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改善,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优化。本文针对于此展开全面的论述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解决措施,进一步推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能够实现大的跨越。
参考文献:
[1]王玉娟.提高学生音乐课堂的兴趣——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7,37(21).
[2]张艳.浅析提高小学低段三年级音乐识谱能力的探究[J].黄河之声,2013,(12):40.
[3]李云.小學低年级音乐课堂新课导入环节的方法解析[J].戏剧之家,2019,(5):221.
[4]陈敏萱."聆听三步走"对改善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J].文存阅刊,2018,(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