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镜背后的故事

2019-09-10狄欣怡

理财·收藏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孔夫子铜镜线条

狄欣怡

镜子们日常生活中用来照面和理容的用具。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铜镜使用历史。它始于金石并用时期,兴于战国,盛于汉唐。尤其是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生产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代的辉煌成就。由于瓷器、漆器的兴起和普遍使用,唐代的铜器制造业并不兴盛,但是铜镜却异军突起,成为唐代远超前代的手工艺品。

出土和传世的唐代铜镜繁多,它们一改旧时拘谨、呆板的形式,装饰内容的取材也更加贴近生活。唐代铜镜构图自由奔放,线条刻画流畅,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达到了我国古代铜镜艺术的巅峰,其中的人物故事镜将大唐盛世社会升平的繁荣景象很直观地展示给世人。

下面为大家介绍我馆馆藏的一面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人物故事銅镜——“三乐”镜,又名“孔夫子问日答镜”或“荣启奇镜”。

这面铜镜,1983年采集于灵宝。它直径13厘米,缘高0.5厘米,呈八瓣葵花形。镜正面微凸,背面有圆钮。钮上方有一长方形框,内有纵向三行九字铭文,自右至左为“孔夫子问日答荣启奇。”镜钮左侧为孔夫子,他头戴高冠,身着宽袖长袍,温文儒雅,右手持杖,左手指向前方,似在发问。镜钮右侧为荣启奇,他身穿鹿裘,头部微侧,左手持琴,右臂扬起,显得飘逸洒脱,好似在唱歌跳舞。镜钮下方有一株柳树,枝叶下垂。整幅图画面明朗,线条简洁,工艺考究,充满着生活气息,烘托出浓厚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史学研究价值。此镜铸造考究,形态美观,题材新颖独特,线条流畅自然,人物造型生动逼真,画面感极强。

“三乐”的题材取自《列子·天瑞》中孔子游泰山的一段寓言故事。相传,有一次孔子游泰山时,不期在途中遇到了荣启奇。只见他穿着破旧的鹿皮衣服,腰上系着粗糙的绳索,但与装扮反差极大的是,他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跳舞,显得十分快活。孔夫子不禁停下来问道:“老先生,您为何如此高兴?”荣启奇很自豪地告诉他人生最为得意的三件乐事:“您看,天地万物间,以人为贵,我有幸为人,这是第一乐;在人当中,男女有别,男尊女卑,以男为贵,我又是男人,这是第二乐;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活了九十多岁,这是第三乐啊!”故事中讲述的是“三乐”之事,因此这面铜镜被称为“三乐”镜。

镜中的故事弥漫着浓厚的乐于天命,寄情自然的思想,具有浓郁的道家气息。在道教盛行的唐代,这则故事广为流传,荣启奇成为无数修仙求道之人效仿的榜样。制镜工匠将这一题材在铜镜上完美地表现出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向往和思想追求,即希望过上那种恬淡自然、安定知足的生活,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说的知足常乐吧!

千年的岁月早已为铜镜增添了斑斓的色彩,生命的更迭也让无数青春的容颜消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不知“三乐”镜的故事会给世人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猜你喜欢

孔夫子铜镜线条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圈里事儿
精致线条
玩转古铜镜收藏
线条国趣事
铜镜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古代的铜镜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