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铸乡村之魂
2019-09-10李广雷
李广雷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宁波在建设乡村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宁波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做法
坚持文化惠民,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一是推进文化“下乡”。通过政府购买、市场运作和群众点单,全市年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万多场,送电影下乡3万多场、送戏下乡6000多场。二是完善设施网络。截至2018年底,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350家,覆盖55%的行政村,所辖区县(市)全部被授予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称号,为村民“就近、就便”开展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保障。三是丰富产品供给。针对供给主体单一、覆盖人群狭窄等短板,启动 “一人一艺”乡村计划,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向农村基层延伸。
坚持价值引领,践行文明崇德向善。一是开展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把地域相邻、文化相近、生态相似、经济相融的村庄串点成线,建成文明示范线23条,覆盖全市10个区县(市),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由“盆景”向“风景”、由“风景”向“风尚”蝶变。二是开展“三美建设”创建。以道德引领、文化熏陶、美德传承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风文明塑造,推动农村形成道德高尚心灵美、文化丰富生活美、社会和谐乡风美的“三美”新风。三是开展“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通过农村党员群众培训、乡风文明涵育、基层文化兴盛、文明创建引领,实现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活化改造,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一是创建非遗特色小镇。探索非遗保护、活态传承以及产业融合新路径,象山石浦镇、海曙高桥镇、余姚梁弄镇等成为首批非遗特色小镇。二是开辟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联合非遗传承人、传承基地、旅行社等力量,将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融入旅游开发,建成慈溪黛青?越窑青瓷之旅、鄞州彩金?国家宝藏之旅、宁海火红?十里红妆之旅、余姚赤色?四明红色之旅四条特色线路。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打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通道,形成以事业促进产业、让产业反哺事业的良性循环。
宁波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
文化治理机制不完善。一是政策缺乏统筹,“碎片化”现象较突出,缺乏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指向、解决顶层设计和宏观统领问题的综合性政策。二是财政投入不足。剧场、影剧院、文化礼堂存在较大建设空白,困难镇乡(街道)很难拿出资金改善文化设施和支持村民文化活动。三是公共文化产品供求错位。一些“普惠式”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重大节日举办,缺乏群众性、广泛性和经常性;“送文化”方面,有节目“年年重复、循环演出”和消极应付现象,不能满足村民文化消费升级和多样化需求;“种文化”方面,既适合村民心理特点、文化水平和欣赏需要,又能兼顾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不多;“建文化”方面,高端文化消费品稀缺。
文化资源转换渠道不畅通。一是文化资源转化难。乡村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风貌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加速消解;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信仰等精神文化遗产,以及民间戏剧、传说、民谣等文化记忆不断弱化,部分面临断代危险。二是要素资源下乡难。文化建设筹资渠道单一,較多依赖上级财政拨款,引进、利用社会资金困难较多。三是产业活力激发难。乡村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相关新型业态发展滞后,低端运营情况较普遍,同质竞争现象较突出。
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是主体意识淡薄。村民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创造、发扬、传承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缺乏乡贤带动。活跃于乡村的文化人才以中老年人和原农村文宣队员为主,掌握一技之长、热心文化事业的年轻人极少。三是缺乏上级指导。镇乡(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大都身兼多职,更替频率高,业务素质较低,指导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不强。四是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滞后。内容相对集中于民间民俗文化,存在同质化、结构粗放、思想提炼不够、艺术加工不足、缺少精品等问题,艺术品质待提升。
推进宁波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建议
坚持政府主导,补齐乡村文化治理短板。一是补齐制度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措施, 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乡村文化建设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制定宁波市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健全乡村文化建设专项政策。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科学发展重要考核内容,以推进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补齐投入短板。强化政府投入责任,将基本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以及运行维护所需资金足额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对标城市和先进地区,建立县、乡两级文化建设人、财、物投入测算模型,形成统一的、具体可操作的财政投入估算标准。对场地设施、活动开展、队伍建设、联建共享等,分级分类设计考核指标。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导向、杠杆撬动作用,成立乡村文化振兴引导基金,政府出资并吸引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等各类主体,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补齐供给短板。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供给标准,推进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乡村倾斜,消除城乡之间基本文化公共服务存量差距。优化文化供给主体结构,采取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尤其是各类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国办文化机构为骨干、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
激发市场活力,打开文化优势向发展优势转换的通道。一是挖掘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拓展农业在历史传承、文化体验方面的价值,以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创意为两翼,建设美丽乡村综合体(田园综合体),融合生态山水、土地耕作、民居农舍、乡土文化等资源,发挥知识普及、农事体验、民俗演艺、田园社区等功能。二是实施乡村文化活化战略。探索非遗作品保护、传承、发展与振兴的新途径,建设生产性保护基地、展示馆,搭建保护传承展示交流平台,对具有一定市场推广价值、便于融合民众现代生活的传统技艺,如金银彩绣、朱金木雕、骨木镶嵌等,进行文创化、生活化、产业化改造。三是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传统乡土建筑富集、保存条件较好的乡村,建设创意设计气息浓厚的乡村新型社区,打造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和产业优势的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地方乡土文化品牌,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四是打造乡村文化示范空间。总结国家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探索宁波慈孝文化、红妆文化、国药文化、青瓷文化等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的路径模式,打造特色鲜明、传承有序、惠及民众的多元化特色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激发乡土文化内生活力。一是尊重村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把村民需要作为制定公共文化政策、分配公共文化资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村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和决策参与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乡土文化认同感,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扎根乡村、有乡土情怀的新农民。二是发挥新乡贤作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居住,激活传统乡村文化中的活性因子。调动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乡村文化精英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下乡服务乡村文化事业,让振兴乡村文化成为全社会共同行动。三是支持农民自办文化。通过提供场地、设备及资金补助,邀请参与公益文化活动,免费培训文化骨干等举措,为公益性农民自办文化团体发展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对于经营性农民自办文化,如农民职业剧团,通过政府采购、税费减免、职称评定、政府评奖等举措予以扶持。
(作者单位:宁波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