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 谱写水资源综合利用新篇章
2019-09-10劳可军
劳可军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宁波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940立方米/年,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56%,属于水资源短缺城市。一直以来,宁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思路,把水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全面落实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各項措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在开发上做“加法”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
多年来,宁波一直力抓建库蓄水,充分挖掘水资源可利用条件,有序部署推进水源调蓄工程建设,合理开发优质水源。“十一五”以来,宁波先后完成周公宅水库、宁海西溪水库、力洋水库扩容、余姚双溪口水库、象山上张水库等水源工程的续建新建工作,新增65万吨/日的优质水供给能力,全市水库总库容达到18.73亿立方米。
针对城市资源性缺水状况,宁波从2003年起就谋划推进境外引水,先后实施了绍兴汤浦水库至慈溪、曹娥江至慈溪、钦寸水库,以及目前正在建设的曹娥江至宁波市区等境外引水工程,共可增加供水量7亿立方米/年,补齐了宁波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的短板。
为提高城市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能力,宁波市将联调供水放在重要位置,积极贯彻落实水资源“二次分配”理念,打破地域界限。2015年起,宁波市在原有主要水厂由多水源联合供水、主要供水工程与沿途水库联通、上下游水库联合调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部署实施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形成点(水源)—线(引水干线)—群(水厂群)—网(供水环网)的输配水新格局,创建“多水源联合调度、多管道联网供水、多水源互为备用”的供水保障格局。宁波市水库群联网(西线)工程每年可增加优质原水供水能力35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为宁波新建了一座“隐形”的中型水库,提高中心城区抗旱能力20天,实现了水资源的余缺调剂,促进了水资源的空间均衡。同时,解决了传统备用水源利用效率低的弊端,可有效应对水源及输水工程突发性事件,提高城市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能力。
在节约上做“减法”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一直以来,宁波坚持“节水优先”理念,以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为抓手,从工业、农业和城乡生活三大领域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各项节水制度措施。
在工业节水方面,宁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已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245家。在农业节水方面,大力推广自动化、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5万亩,减少灌溉水量8000万立方米/年,促进了面源污染减排,每亩地可为农民增收上千元,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在生活节水方面,积极推进节水器具和供水管网改造,2014年以来已分步实施城区旧管更新改造211公里,城市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下降至9.98%。2006年,宁波在全省率先实行居民家庭阶梯式水价制度,实现生活用水从“被动节水”向“主动节水”转变。目前,居民阶梯式水价已覆盖至全大市,推动了居民家庭节水习惯的养成,经济杠杆效果进一步体现。
同时,宁波还先后出台了《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宁波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节水文件,基本形成了由点到面、辐射各个领域的节水法规网络。2018年,宁波市单位GDP用水量为19立方米/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立方米/万元,继续在省内和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连续十多年保持“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
在利用上做“乘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针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状况,宁波坚持“优水优用、一水多用、复合利用”,乘数放大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十一五”期间,宁波就开始谋划实施分质供水,将大型耗水型工业供水与城市自来水供水分开,分别采用平原河道水和水库优质水供水,已经建成姚江大工业、镇海澥浦、杭州湾新区航丰等工业水厂,供水能力达到70万吨/日。同时,统筹调度江河水资源,利用姚江—平原河网—工业水厂的途径,实现环境、农业和工业用水的一水多用、复合利用。此外,宁波还积极探索非常规水源利用,建成北仑岩东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利用配套设施,将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一般工业用水、河道环境用水的补充水源,实现循环利用。
宁波市分质供水体系的实施和发展,不仅降低了工业发展对水库优质水的依赖和工业供水成本,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在环境保护、改善河道水生态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
为提高雨水利用率,宁波大力推广雨水利用设施建设,实施了慈城—姚江片区海绵试点建设,完成了江北凯德孙家地块大型雨水利用示范工程等项目,并在省内率先制定了《屋顶雨水收集回收系统设计指南》。用水大户宝新不锈钢和北仑台塑将雨水进行收集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冲厕和绿化浇灌,2018年雨水利用量达到200余万吨。
在此基础上,宁波还积极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主要采取供水管网向农村辐射延伸、分片分区域集中供水等模式。截至2018年底,宁波市自来水公司已将城区周边500多个行政村纳入供水范围,全市村级水站从2008年的1586个减少到目前的790个,全市89%的农村居民纳入城乡一体化供水,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用水条件,提高了农村用水效率。
在保护上做“除法”保障水资源环境质量
多年来,宁波始终坚持“减少水污染就是节约水资源”的理念,加强水资源执法管理和地下水监测,落实水资源执法管理督查、巡查、稽查“三项制度”,积极打击破坏水资源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好“盆”里的水,提高水的有效利用量。仅2018年,宁波就累计出动巡查人员近5200人次,处理各类水事违法案件100余起,清理河道垃圾1300余吨,清除土石方2800多立方米,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环境保护。
宁波以饮用水源地“控污、治污、减污”为目标,推进库尾湿地、清洁型溪道、生态渔业等项目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同时,探索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支持”的原则,建立了用水城区与供水库区挂钩结对扶持机制,10个用水城区与10个供水库区乡镇开展挂钩结对,结对补偿资金200万元/对?年,专项用于供水库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
2019年是宁波市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第一年,宁波将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认真谋划,积极作为,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一是在开发上实行原水、净水、污水、中水全行业统筹,切实加强水资源开发和供排水管理,统筹常规水的开发和再生水的利用,制定出台《宁波市中心城区污水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实现以用水总量的缓慢增长,支撑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二是在利用上做到城市、乡镇、农村一体化管理,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深化联网联调供水和分质供水,持续提高城乡水资源及供水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形成高效完整的城乡水资源及供水保障体系。三是在节约上做到生活、生产和生态全方位管控,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建立科学的节水标准和定额指标体系,探索完善的节水评价制度,进一步落实全方面、全行业、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措施,深化节水型社会、企业创建,做好第三轮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迎检工作,形成全社会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氛围。四是在监管上做到供、用、耗、排全链条管理,综合利用各项监管措施,进一步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改善水生态环境,争取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全力谱写水资源综合利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