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河湖污染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2019-09-10谢其标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2期
关键词:对策措施

谢其标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愈发宝贵。我国在水资源管理,尤其是农村河湖管理上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当前加强河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只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建设水生态的文明,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农村河湖管理;水生态文明;对策措施

引言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农村河湖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岸线、滩地资源,加强农村河湖管理,全力推进农村河湖水环境整治,对促进我国农村河湖沿岸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任务,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条件的关系,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求,又满足农村河湖健康基本需求,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应有之意。淮河流域地处南北过渡带,人多地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长期困扰流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加之水资源利用的盲目性及过度开发,已经超越水环境承载容量,造成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甚至出现河道季节性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生态问题,已经危及农村河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扭转,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人与自然难以和谐。因此,加强流域农村河湖管理,控制开发利用行为,遏制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二、农村河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对水生态文明认识不清,重经济轻生态,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思维还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挤占生态空间、违规侵占水域、破坏水源涵养区植被、违规排污排废、违规河道采砂的问题依然突出,违反自然规律、劳民伤财。对水生态文明认识不全面,片面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就是建水城、建景观,甚至罔顾当地水资源和水生态条件,大搞人工湖、人工水景观建设,甚至出现了水资源浪费、水生态环境破坏的倾向。对水生态文明认识不深刻,没有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自觉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渠化、硬化、白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水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与水问题相结合,存在急功近利、操之过急、操之过切,追求形象工程、短期效应的倾向。

(二)农村河湖水质污染,影响水生态环境

近年来,流域城乡生产和生活用水量骤增,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废水处理不达标或不处理排放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地方主要污染物入农村河湖总量甚至超过了农村河湖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急剧恶化,水污染事故频发,恶化了生态环境,削弱了经济发展后劲,使得水资源潜力日益耗竭,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三)农村河湖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

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各界对以水资源、岸线资源、砂石资源为代表的农村河湖资源需求呈增长之势,而流域农村河湖资源禀赋条件并不优越,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农村河湖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导致资源枯竭,已经危及农村河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并引发生态与环境问题,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河道生态状况亟待改善。

三、农村河湖管理的对策措施

加強农村河湖管理,防止农村河湖退化和功能衰减,维护农村河湖的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科学发展,不仅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农村河湖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到意识要超前,监管要有力,执法要坚决,打击不手软,保护要到位。

(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快健全完善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与保护策略,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强化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严格限制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高耗水行业;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

重点推进规划确定的农村河湖水系连通骨干工程建设,加强区域农村河湖水系连通,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农村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加快实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积极开展调水引流、生态修复、排污口整治、农村河湖清淤等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三)加快农村河湖管理的法规体系建设

加强依法管水治水,是实现对农村河湖有效管理与保护的根本之策。在对农村河湖管理现行的法规、规章进行梳理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围绕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河湖管理工作的重点,提出农村河湖管理政策法规框架体系,制定和修订有关政策法规。要注意以农村河湖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规范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明确农村河湖管理单位,明确农村河湖管理的责任主体、任务、内容和程序,避免出现因工作缺位或操作性不强,造成行政不作为和执法难的问题,使农村河湖管理做到科学规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充分考虑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农村河湖健康生态;从源头防治水污染与水质恶化,注重源头防控-中端控制-终端治理措施并重,努力实现工业废水、污水和城乡生活污水的全面处理;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综合运用调水引流、截污治污、农村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采取全方位、立体化方式,加强对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保护区的保护和修复,打造绿色长廊,涵养水源。推进水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统筹规划建设沿江沿河绿化带、小流域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区,构建绿色生态人文环境等。

结论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对当前农村河湖水事活动概要分析,总结了占用农村河湖岸线、滩地资源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加强农村河湖管理、维护农村河湖生态水环境的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晓斌.加强新时期农村河湖管理与保护工作[J].水利发展研究,2010(8):99-116.

[2]刘振邦.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性障碍和前瞻性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02(1):17-20.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城生态环境局)

猜你喜欢

对策措施
推进贵州省农机化发展的战略措施研究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探析道路因素对城市交通安全的影响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提高烟草基层防控廉政风险有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