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消费压减方案探讨 以山东省某一地级市为例

2019-09-10许玉杰苏红乡赵振华李庆磊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2期

许玉杰 苏红乡 赵振华 李庆磊

【摘 要】本文以山东省某一地级市为例,运用“煤炭消费当量”的概念,制定了其2019-2020年的煤炭消费压减方案,并提出了该地级市的煤炭当量指标收储制度。本文中的煤炭消费压减方案在山东省压减方案的基础上结合该地级市实际情况制定,主要特点如下:一是给该市R热电集团单独下达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并由R热电集团统一调度其下属的分散在各个区市的热源厂完成煤炭消费压减任务;二是将新增的三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因发电产生的煤炭消费压减当量由市级收储及所在区市分配;三是对部分基数较小的区市适当下调压减任务。经过2019年实际煤炭消费压减情况验证,本方案充分结合实际,科学性强,对该地级市煤炭消费压减任务的超额完成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本文研究了市级煤炭当量指标收储制度的收储和使用办法,为政府增强对能耗指标的调控保障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煤炭消费当量;煤炭消费压减;煤炭收储

0 引言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是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山东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举措。

201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全省煤炭消费争取净压减5000万吨的目标。基于2018年消费量,同时考虑到山东省重大项目需求,2019及2020年全省需压减煤炭3700万吨。根据山东省煤炭消费结构,将压减任务分为两部分:全省26家重点煤耗企业压减煤炭消费2900万吨、16地市煤炭消费压减800万吨。分配16地市压减任务时,按照“谁用电、谁承担煤炭消费”的原则,将省直调电厂的耗煤量按照各地市用电量分配。

本文以山东省某地级市(以下简称W市)为例,制定了该地级市的煤炭消费压减方案。W市2019-2020年的煤炭消费压减任务为17万吨,本文参考“煤炭消费当量”的概念,兼顾各个区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分配压减任务,同时制定煤炭当量指标收储办法,为W市完成煤炭消费压减任务提供科学指导。

1 山东省煤炭消费压减方法

山东省共有省直调电厂47家,由于省直调电厂所发电量由省调度中心统一调度,且普遍发电量较大,上网电量并不一定全部为所在地市所用,故计算各地市耗煤量时,如果将位于某地市的省直调电厂耗煤量算在本地市,对于所在地市有失公允。山东省运用“当量”概念测算各市耗煤量,据此分配煤炭压减任务。

具体方法为:测算各市使用47家省直调公用燃煤电厂的用电量,将用电量折算成煤炭消费量,与各市除直调公用燃煤机组外的耗煤量相加,得出各市2018年度煤耗当量。

式中,K表示各市煤炭消费当量;I表示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耗煤量;B表示直调公用燃煤机组耗煤量;C表示全社会用电量;D表示非直调公用燃煤机组发电量(各市自发电);E表示非煤电机组发电量(指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量);F表示外电入鲁电量。式中煤炭消费量单位为万吨,电量单位为亿千瓦时。

2 W市煤炭消费压减方案

各地市在分配压减任务时,省级分配方法无法完全适用,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压减方案。下面以W市为例,研究其煤炭消费压减方案。

W市下辖8个区市(以下简称W、W、W、W、W、W、W、W),全市2018年煤炭消费基数为869万吨,2019-2020年煤炭消费压减任务为17万吨。

W市在煤炭消费方面有如下特点:

(1)W市两家热电公司于2018年合并成立热电集团(以下简称R热电集团),煤炭消费量占W市2018年全市煤炭消费当量的35%,其下属各个热源厂分散于W市各个区市;

(2)W区有一核电站即将投入运行,到2020年全发电量预计3亿千瓦时;

(3)W区有两处生物质/生活垃圾发电厂2019年底投入运行,2020年全年发电量预计2.2亿千瓦时。

(1)分配方案一

根据各区市“煤炭消费当量”的比例,将17万吨的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分配给8个区市。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以上分配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案有如下不足:

(1)未考虑2019年及2020年新建发电项目的影响。W区即将投入的核电站2020年全年发电量3亿千瓦时,相当于压减煤炭约12万吨;W区的两处生物质/垃圾发电厂2020年全年发电量2.2亿千瓦时,相当于压减煤炭约9万吨。上述两个区因新增非煤发电而实现的煤炭当量压减量远超其任务量。

(2)R热电集团由于在多个区市均有熱源厂,如果各个区市根据自己的压减任务对所在区域的R热电集团的下属热源厂采取产能限制等措施,R热电集团无法统筹解决冬季供暖问题,会严重影响民生。

(3)W及W等区市的规上企业煤炭消费基数大,煤炭消费量的增减具有较强弹性,而W区规上企业煤炭消费量仅为500吨,其压减任务为3300吨,且该区域近2年无新增的非燃煤发电项目,只能通过压减用电量实现煤炭消费当量的压减,任务难以完成。

为解决上述几个问题,制定分配方案二。主要思路如下:

(1)将W及W区域非燃煤发电项目发电而产生的煤炭消费压减量的60%纳入市级储备,同时提高两个区域的煤炭消费压减任务量。

(2)将R热电集团单独列出并设定压减任务60万吨,压减量全部納入市级煤炭收储库。

(3)W区域不设置煤炭压减任务,将其压减任务摊至其他区域。

经过调整后,各区市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如下

相比于方案一,方案二中主要压减任务倾向于W和W市,经过调研沟通,两个市区均有能力完成煤炭消费压减任务;R热电集团在集团内部协调用煤量,更利于开展工作;W区只需控制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不增加即可。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W市2019年超额完成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各个区市除了W区因新上项目等特殊原因,煤炭消费量有一定增加,其他区市和R热电集团均完成压减任务。

3 煤炭消费当量收储制度

从W市煤炭消费压减分配方案及后续实施情况可以总结如下特点:部分区市可以超额完成任务,而部分区市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完成既定任务;新建非煤发电项目是煤炭压减的有力工具,需要统筹利用;在煤炭消费压减指标限制下,部分地区新上耗能项目存在困难。

为加强煤炭及电力资源管理,增强政府对能耗指标的调控保障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建立煤炭消费当量收储制度配合煤炭消费压减工作。

收储范围包括:

(1)生物质、光伏等新能源的新增发电量(与所在区市合理分配);

(2)核能发电厂的发电量(与所在区市合理分配);

(3)R热电集团煤炭减量;

储备指标的使用:市发改委根据企业新增能耗市场需求状况,在符合全市煤炭消耗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提出能耗指标供应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煤炭指标优先提供给以下单位或建设项目:

(1)山东省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实施细则的优先发展类和鼓励提升类企业项目;

(2)民生采暖(不含工业供汽)项目;

(3)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

(4)国家、省鼓励和重点扶持项目;

(5)其他产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高附加值等且符合国家、省节能环保产业政策项目。

4 结论

本文基于“煤炭消费当量”的概念为W市制定了煤炭消费压减方案,并提出了煤炭指标收储制度。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给R热电集团单独下达煤炭消费压减任务,有利于集团统一调度各个热源厂,R热电集团2019年压减23.6万吨,超额完成设定的20万吨压减任务。W和W区市由于新增新能源发电等原因也超额完成任务;W8区由于规上工业企业用煤量小,经过一年努力实现煤炭消费当量不增加的目标。综上,本文的煤炭压减方案切实符合不同区市的实际条件,科学指导全市煤炭消费压减工作的顺利实施。

(2)本文研究了市级收储制度的收储和使用办法,为政府增强对能耗指标的调控保障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山东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办法的通知(鲁发改环资〔2018〕671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鲁政办字〔2019〕117号)

[3]山东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2019-2020年).

作者简介:

许玉杰(1988),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能源政策、热力规划等方面。

(作者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