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惠荣香王凤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策略

惠荣香 王凤奇

摘要:众所周知,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表明,语文阅读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对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密切联系,需要广大师生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其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也为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阅读能力

引言

阅读作为社会中人类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对培养小学生语感和语文素养具有促进作用。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饱含的价值需要在阅读课堂中进行体现,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没有十分明显,缺乏实效性,所以教师要全面分析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些许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进而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小学语文课堂高效课堂创建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到一些好词好句,从而活学活用到写作中。与此同时,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可以在早期阅读到一些有趣味性的故事,可是在阅读完成以后也能够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意义。因此,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扩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素养,形成良好的品质。除此之外,开设高效的阅读课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与理解能力,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

2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重认知,轻情感

语文的诸多能力不是靠直接的讲授与机械的训练获得,而是在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一点点地积累。但有些老师片面强调语文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缺少对阅读兴趣的培养,缺乏对阅读态度的引导和阅读方法的点拨。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能力减弱了,思维僵化了,对阅读存在恐惧感。

2.2阅读教学时间短

小学生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且阅读量和阅读时间有限,无法更好地进行阅读训练。若想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提升,需要对其阅读量及阅读时间进行扩展,不过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方面的原因,教师可以对课文阅读教学进行扩展,但是这一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较差,阅读时间及阅读量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对阅读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2.3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方法单一,数量有限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的关系,他们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再加上相关小学教育阅读资源较少的原因,小学生的阅读总量受到了很大限制,内容单一,阅读范围面相对狭窄。大多数学生最主要的阅读材料,仍以教科书及配套的一些作文书籍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非常大的压制,使学生的阅读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提升,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3.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制力不足,教师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首先从学生身上下手,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只有在保证较高的兴趣条件下,才会跟随教师的节奏,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目标的落实,并逐步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阅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乐意阅读了才会喜欢上阅读课,从而乐意接受与阅读有关的知识点,才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上课内容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要利用语言给学生创设一种与所学内容密切联系的环境,帮助学生更迅速地融入到所阅读的文章之中,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上阅读课之前统计好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在进行阅读课之初就选取学生更为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感受到阅读课是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课的乐趣,学生才会以一种十分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阅读教学,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2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创新教学手段,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授小学语文五年级《家园的呼唤》主题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地球家园的相关图片,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对学生视觉造成冲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且在文本中找到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句子,进行标注。接下来,要求学生思考家园的呼唤内容与家园呼唤的原因以及家园呼唤的目标,加强学生对家园的感知,使学生意识到美好家园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树立学生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强烈认知,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3.3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素质,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时,学生的想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想象力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人在阅读或者根据提示想象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则学生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阅读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这种再造想象,是学生根据课文内的描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再创造。有了这种再创造能力,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因此,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想象力,采用多种措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

3.4教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要学生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还要让学生理解内容中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段话,才能真正保证阅读的质量。怎么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呢?首先,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划下来,能查词典的查词典解决掉,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的上课要及时向老师提问,以保证阅读的质量,提高阅读能力。其次,每篇課文后面都有为学生专门设计的阅读思考的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前,先结合课文后面的问题,根据问题进行阅读,看看自己能否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掌握课文的中心。如果自己能力有限,也要及时问老师,当堂解决,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第三,要想真正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在自己预习和老师讲解后,老师还可督促和引导学生进行全文的阅读,也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既关系课文中心思想,又能激起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渴求,提高阅读的效率。

结语

总之,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我们只有在认真解读新课标理念与要求的基础上,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改革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小学阅读教学的不良局面才能被打破,阅读教学才能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 轩卫敏,刘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0).

[2] 黄凤英.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科技致富向导,2010,(15).

[3] 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4:40-41.

(作者单位:安丘市汶水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