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活动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9-09-10李晓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活动教学法初中历史应用策略

李晓霞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传统以“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线性平面化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初中学生培养要求,活跃课堂气氛、完成学生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迫在眉睫。在此问题背景下,活动教学法被越来越多历史教育工作者所看重,视为盘活初中历史的重要契机。本文结合实际,针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活动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初中历史教师有所启迪。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教学法;应用策略

历史是初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以带领学生进入历史学习之门作为主要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正确历史观与价值观作为主要教学任务的基础学科,在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判断能力等方面大有裨益。但是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许多误区,受碍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羁绊,多数初中历史教师选择以牺牲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采用枯燥的教学模式来短暂提高教学效率,无异于本末倒置。历史教师需要改观传统教学理念,建立以活动教学法为核心教学策略的新型课堂,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建学习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活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摒弃传统以黑板粉笔式教学手段,建立在教学情景之上,通过组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来进行新内容传授,最终达到学生“乐学、爱学、会学”最终目标的全新教学模式。学习情景是活动教学法进行的基础,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程度教学情景是活动教学成功的保障。教师在创建教学情景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以下四个核心要求:第一,方向性原则。教学情景的布置,直接决定着教学方向的确立与教学策略的选取,所以教学情景必须遵循教学大纲,保证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良性展开。第二,平衡性原则,具体指教师需要明了教学情景在课堂中所占据的时间比重,避免情景布置过久导致课堂拖沓或情景过于浅薄而无法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况发生。第三,内涵型原则,教学情景作为余下教学环节展开的前提,所以教学情景必须具备一定的内涵深度,不能“为创建情景而创建”,保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无异于事倍功半。第四,问题导向原则,具体指教师联系教学内容与初中生知识水平,在情景创建完成之后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探究欲望,推动课程走向。

例如在教学“经济重心的南移”相关内容时,我会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则关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开发流程的短视频,视频中将南方经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三国时期到东晋早期,南方地区初步开发”、“唐朝中期到五代十国阶段,南方地区经济大幅度上涨”、“北宋末期到南宋初期,南方经济已经完成了对北方的超越,南方自此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询问学生:“什么是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调动学生思考,加速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继而顺势展开余下内容详细教学。除此之外,在教学相关的问题之外,我还会给学生们找一些有关历史内容的视频,这些视频也许是动漫,有的是电视剧,还有的是电影,总之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电视播放形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二、进行课程游戏化,完成寓教于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露,俨然发展成了初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问题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向,扛起完成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大旗,摒弃传统“工厂”式培育计划,逐步采用活动教学法中游戏教学的策略,完成寓教于乐的最终目标。教育游戏同样属于活动教学法的范畴之内,具体来讲属于严肃游戏的一种,教育性与娱乐性并存,教师在设计教学游戏的时候需要严格依据成熟的教育理论,注意平衡教师、学生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游戏为形式,以教学为灵魂”的中心思想,确保游戏向着理想状态进行。例如在教学“伐无道,诛暴秦”相关内容时,在课程末尾,我会使用近年来最出色的国产历史教育性游戏《秦殇》带领学生重回两千两百年前那个动荡的秦朝末年,通过男主人公秦国大皇子扶苏的视角去观察在暴政下农民的悲惨生活、领略战争的残酷、体会曾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在农民起义下的岌岌可危,最后以一个“殇”字总结本次课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正确的电子游戏使用方式,培养学生做游戏主人的意识,而非被游戏所迷惑自身身心发展。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历史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和掌握程度。

三、结合多种优秀教学策略,提高课堂趣味性

任何单一种教学策略都不能完美的完成一门综合型课程的教学,所以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多种优秀教学策略丰富活动教学法,做到取长补短。调查发现,受碍于初中沉重的学习压力,学生很难维持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完全聚精会神的状态,心猿意马的情况时有发生。再加上初中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拥有繁杂的知识点,所以初中历史经常是学生分神的重灾区,特别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重新凝聚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例如在教学“外交事业的发展”相关内容时,我会结合“抛锚教学法”进行情景创建,首先以一则题为《单月失两邦交国,台湾急了》的新闻抛锚教学方向,向学生介绍当今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情况,再顺势展开本课教学内容。而在教学“改革开放”相关内容时,我会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梳理知识脉络,绘制一幅以改革开放为父节点,向下拓展为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两个子类,分别向下进行细分为: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目的。最终达到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的目的。

结语:初中历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活动,教学效率的提升与全新教学模式的推广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各位历史教师不断的探究与改良优化。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活动教学法必然是未来教育的宠儿,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知程度与使用技能十分必要,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觀念,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坚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大旗,真正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7(04):96-97.

[2]马维林.统编三科教材教学案例(5)让历史火炬照亮青少年的美好未来——教师如何用好初中历史统编教材[J].人民教育,2017(24):47-50.

(作者单位:朔州市山阴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活动教学法初中历史应用策略
活动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活动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中的运用与实践
高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活动教学法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