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吴莉娜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核心素养

吴莉娜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模式要求提高。以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生学习特点,明确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深层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此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核心素养;新课改

引言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改善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培养,只有提升了学生们的数学综合素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在社会发展的环境下,学生为了实现终身发展而必备的能力和素养。当前,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核心素养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根据现有的理论成果,核心素养主要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基础,主要指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主要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健康生活;社会参与,主要指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

学科的核心素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符合学科的本质。作为学科教育的中枢,核心素养必然需要符合学科的本质,才能发挥学科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作用;第二,具有普适性特点。学科的核心素养并非培养某个人的特殊才能,而是需要面向全體学生,培养其共同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学科的核心素养必须具有普适性特点;第三,需要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当前所开设的学科,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特殊的育人价值,并且这一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某项素养培养中,其他学科并不能取代本学科的地位。

2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没有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导致数学学习不仅变得枯燥无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只能运用到考试当中,而不能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现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老师通常在课堂上更注重于给学生们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课堂氛围的营造,这就严重导致数学课堂趣味性不强,学生没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汲取,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标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想加快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一定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课堂上可以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地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进而高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让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可以得到有效构建。

3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3.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需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解题方法,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与了解。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学生问题能力的提升,将学生放置在实际问题当中,并不是仅仅在课堂讲解数学知识。通俗来讲,就是在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设置具体的数学情境,将学生放置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育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但是此种问题却不是实际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解决问题而制造出来的问题,并不符合现阶段核心素养的标准要求。核心素养要求的答案具有一定多元化,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将问题同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结合,在其中融入现实问题,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学生不能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有效提升整体学生的教学质量。

3.2通过训练数学思维优化探究能力

数学探究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内容,要想提升这一能力要从数学思维方法训练入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自主管控能力差,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因此为了让他们自主参与到数学思维训练活动中,可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促使他们通过自主掌控学习速度,全面完善自身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时,要从以下几点工作入手进行指导教学:其一,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研究的对象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要求他们在课前收集与之相关的生活案例,如桌子的表面是长方形、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门的表面是长方形、粉笔盒的表面是正方形等,在举例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其二,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调动学生探索意识,如对比分析“黑板表面的长方形”与“粉笔盒表面的正方形”哪个面积更大,而对比“教室门表面的长方形”和“学校大厅门表面的长方形”又有哪些结论呢?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拿专业工具去测量两者的长和宽,而后结合课本提供的公式,一起计算两个门的面积,并进行大小对比;其三,在进行对比研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如本节课你学习到的知识点、了解的生活知识及判断他们是否可以引用所学内容解决现实问题。

3.3鼓励学生开展实践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提出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进而解决问题。例如,提出问题:应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师适当的引入排水法的概念,让学生课后通过实验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既能让学生享受实验过程的乐趣,还能通过探究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其数学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4巧妙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教学,加强学生深度理解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数学探究的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展示相应的教学问题:小白兔、小花狗、小熊他们三个一起去郊游,一共带了10个面包和7瓶水,他们应该怎么来分配这些食物呢?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探究,让学生先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然后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加强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来,有效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不断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加快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地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能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还可以引导学生构建优质的逻辑思维习惯,这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且能提升实践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永西.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35.

[2] 孙振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创新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22.

(作者单位:漳州市正兴学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