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研究

2019-09-10廖荣静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分析小学语文

廖荣静

摘要:寓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相关内容展开分析,探讨了寓言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能力,希望提高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分析

引言:所谓“寓言”大概是指,如果你对一个人的做法不满意,你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温柔地讲述对方的内心想法,这样不仅对方能理解,而且对自己也有一种好的感觉。而且,如果你直接说出来,很容易让双方都难堪。寓言不仅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而且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故事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比如散文是作者的随想,议论文是发表某些观点等,而寓言主要是通过趣味故事来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进行寓言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1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

寓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学习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它的含义。寓言是指将所表达的信息通过动物或卡通形象等表现出来,形成一种虚构的世界,使得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慢慢理解其中的寓意。目前,大部分寓言故事中多以动物植物形式体现,人物较少,所以会用到较多的拟人手法,这也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作文中提高拟人手法的运用。

2品味语言与形象

汉语阅读材料中有相当多的文学体裁,其中寓言以其独特的魅力而著称。寓言中还有一句话:“专注是本质”。虽然简明扼要,但表达的意义非常到位。在寓言的教学中,经常会学习到寓言中一些表达手法,比如象征、拟人、隐喻等等,通过表达手法加深小学生对寓言哲理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在寓言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多品味其中的语言与故事中人物、动物或植物的形象,我们通常可以从形象了解到对方的性格特征、喜好等等。在小学语文寓言故事中包括鱼目混珠、叶公好龙等等,这些都是寓言作家通过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和思维方式,在角色中,借助隐喻、反讽和夸张,将故事中的主人翁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让每一位学生可以在学习寓言中理解其中的表达技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寓言中主人翁或者其他形象用图片、简单的笔画、剪贴画等展现给学生,可以更生动直观的了解到寓言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在看到寓言的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寓言的意义,理解寓言的主题。这样,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知识要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揭示寓意,启发学生理解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主要是通过揭示寓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寓言所表达的内涵。例如,我们在学习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中,农夫为了让自己的幼苗可以快快长大,便将其拔高,但是适得其反,导致幼苗枯死。从寓言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其寓意,主要是表达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其规律,不可盲目去改变。通过学习这篇寓言故事也给我们一定的教训,做任何事不可以为了急切获得一些成就而本末倒置,否则只会得不偿失。有一些寓言故事在文中会显示寓意的相关关键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寓言。比如我们在学习“掩耳盗铃”的故事中,有一个人想盗取铃铛,但又怕铃铛声音会被发现。于是,他便想到将自己耳朵堵住就听不到铃铛声了,但是最后还是被抓住了。这则寓言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否则后果自负。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寓言故事与生活日常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相似的寓意。根据课文比较这些生活实例的优缺点,以提高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比如,在“不同方式”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做什么,首先都要做出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不对,就会适得其反。

4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寓言本身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写成的。它所表达的意义是看不见的,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此外,老师也没有重点培养学生将寓意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寓言故事所表达的寓意停留在课本知识中,无法实际运用到生活当中或写作中等。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读了《掩耳盗铃》的课文后,往往只得出“捂着耳朵的人认为别人听不见他是愚蠢的”的结论。这样,学生们只知道寓言故事中的表面寓意,而不知道另一个深层次寓意。因为寓言是民间传说,所以寓言作者属于人民。尽管许多民间人士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寓言故事来以此为戒,不要重蹈覆辙,学习其中较好的知识点,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寓言是在人们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为了说服自己,判断坏人和坏事而实现的。因此,教师作为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寓言的主导,需要让学生思考和理解寓言所表达的真正寓意,不可随意通过文字来断定寓意。当然,在理解寓言形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并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寓言故事所表达的寓意有些与生活常发生的事情有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寓意。

5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成熟。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寓言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现,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寓言所表达的寓意。比如,在网上搜索寓言中的图片和文本,并将它们与文本相结合,使教学信息的呈现更加多样化,无声化为声音,静态化为动态。当这些丰富多样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将在好奇心的状态下学习,以最高的热情面对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寓言教学中,教师应反复了解寓言的形象,不断思考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而不是单纯使用图文,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改变多种表现形式,尽量让学生专注于教学,并巧妙地融入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使学生能够在它们之间进行转换和对比,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6结论

綜上所述,我们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理解寓言所表达的寓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深层寓意,并学习寓言中好的寓意,将不好的寓意在生活中剔除,从而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与此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学习寓言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小燕[1]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33.

[2] 李黎.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研究——以“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为例[J].教育(周刊),2019(1):76-77.

[3] 徐竹琴.小学语文寓言故事专题教学研究[D].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徐庶学校)

猜你喜欢

分析小学语文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