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9-09-10王瑛
王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与国际接轨,我国需要培养众多国际化交流人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在当今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孩子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甚至厌烦学英语。基于这种现状,课堂教学目标尚不能完成,学生的学习质量难以保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难题,教师就要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出学生的学習兴趣。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指导、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学习兴趣;策略
一、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
(一)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年龄小,心智还未成熟,他们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都很好奇。个人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但是很难集中注意力,难以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并且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能力弱,缺乏意志力,碰到困难就退缩,缺少坚持的决心和毅力。
(二)教师因素
学生对学习英语有抵触心理,教师也有一定的原因,一些教师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课,主要是重复的读、写、背。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对学英语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些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好坏,对学习好的学生笑脸相迎,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嗤之以鼻,甚至恶语相加,对学生言语攻击,使学生一看到英语老师就惶恐,上英语课提心吊胆。学生会因为厌烦英语老师而厌烦英语学科。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知识水平都备受学生关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并时刻影响学生。有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形式过于刻板,仅仅教授书上有的内容,并且教学形式单一,以抄、写、背为主,学生感受不到学英语的快乐。这种教学方式不能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不能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
当前,很多学生学英语都处于被动的状态,不知道学习英语的意义是什么,缺乏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在英语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强调好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引导学生认识到英语语言的国际地位和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继续发展中国就必须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并且英语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也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和公共场所,很多都印有英文。充分的说明英语的重要性,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英语很重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英语,了解学英语的重要性后相信不少学生会主动的学英语。
(二)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说英语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中文,学生学起来就得心应手,但是万事开头难,小学生第一次接触英文,在学习英语时会有难度。学生在学习上课时读英文,下课后仍用中文对话,只有在课本中才说英语,除了一周三、四的英语课之外,没有一个可以练习说英语的时机。但是想要学好一门语言,要多说多练才能做到,所以营造一个说英语的氛围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创设英文教学环境,使学生融入到教学环境之中,尽可能的多说英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同学在学校说英文,在上学的路上说英文,倡导学生在家里和家人用英文对话,课文内容分角色扮演。发挥英语语言的应用性。刚开始可以学习说简单的内容,逐渐加快语速,增加对话内容的难度,最大程度地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占领整节课堂,学生处于的被动地位,上课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上课少有互动交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从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多以对话为主。随着科技的进步,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录音带等教学用具进行教学,使教学方式多元化,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
(四)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
教师的一次赞美,会给学生带来一天的快乐。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能够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加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课堂中,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并且给与合理的评价。对于平时不爱举手的同学,教师也要主动给与发言的机会,并给与鼓励,让不爱发言的学生获得自信心,逐渐提升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比仅仅学习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郭永红.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7,(12):174-175.
[2]展宗艳.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