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探究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9-09-10范元增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践应用小学科学

范元增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体制改革,是现代化教育进程可以更快的发展,我国对于教育事业提出来新的要求和标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学会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基于此,探究式教学是大部分教师目前的选择,是促进这一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本文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生活实际展开探究式教学,争取在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友好交流,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希望为全面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实践应用

作为小学教育课程中最具综合性、开放性的一门学科。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发挥其教学效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问题质疑式的引导,在带领学生共同分析研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获取到新的知识,使学生在提高身学习能力的同时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在即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科学探究需结合生活实际展开

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世界、奠定学生将来的科学认知,而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相较于其他版本的教材更具教学价值,不仅仅素包含的教学知识面更广,同时教材中还囊括了大量的生活化教学素材。正是因为这一部分生活化的教学元素,可以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到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使学生清楚的指导科学对于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这一步生活化元素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课堂的优化设计,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身心尚处于发育阶段,并且受到年龄与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很多时候对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大部分的科学现象是无法完全进行理解和领悟。为此,教师需要尽可能的采用贴近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养成积极地参与教学中逐渐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探索侵蚀”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紧靠教师依据书本上描述的现象进行口头的讲解是不能够帮助学生完全理解的,此时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代理课堂,组织学生在操场的沙盘旁进行学通过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土地侵蚀”的实验探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更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科学探究,交流推动发展

在新型的教学观念的提出之后,教师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应该放弃原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再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是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扮演好一个带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方式适用于应试教育,长期使用这一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迟钝,最后成为一个只会被动接受知识灌溉的学习机器,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创造。

为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课堂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在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认可和,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得到发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种子加上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来进行“种子发芽”这个知识点的实验探究时。在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拿出这一提前准备好的黑色塑料袋,分别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之后在引导学生猜一猜袋子里的是什么?学生通过短暂的讨论,大部分都给出来“豆子”这个答案。此时,教师可以拿去一盆植物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发育而成的吗?以问题正式切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来展开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加集中学习的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科学实践探究,进而实現学生学科素养及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注重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构建科学探究平台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定期的开展一些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来进一步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同时达到一个“温故知新,加强学习记忆”的效用。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小学科学教师并没有意义到这一点,还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当中,非常不利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构建一个科学探究平台,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锻炼。

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状态与课本的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转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所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样还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不过教师此时可以适当额的改变一下教学形式,在“种子发芽”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布置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课下自己培育一颗种子,并观察记录这颗种子的成长历程,最后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向教师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采用科学探究模式教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更能给予学生更深刻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的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更加深入的科学探索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冉洪发.科学探究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2016(11).

[2] 靳燕.探究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体现[J].散文百家,2016(11).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新纪元丰子恺学校)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实践应用小学科学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