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2019-09-10李慧
李慧
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怀古诗大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和社会历史的感触,表现诗人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怀古咏史诗的题材要么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就史论史,詩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要么是把史实和现实结合,借题发挥,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要么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怀古咏史诗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思想感情:一是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二是抨击社会现实或讽谏当朝统治者或讽谏世人;三是怀古伤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之感。近年来,高考考查诗词比较鉴赏的题型出现较多,而怀古咏史诗也是一个常考的题材。本文将就怀古咏史诗的比较阅读发表一点个人粗浅的见解。
本文将以比较阅读这三首怀古咏史诗为例,来进行说明: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诗人各自对项羽是怎样的感情态度?(是褒还是贬?)①杜牧《题乌江亭》对项羽是深感遗憾、惋惜和批判;②王安石《乌江亭》对项羽是批判;③李清照《夏日绝句》对项羽是赞扬、肯定。
【总结方法】: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三首诗题材相同,都是写西楚霸王项羽,但诗人结合了自身所处环境和经历,所以呈现出不同的感情态度。
2.这三首诗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议论项羽的?①杜牧《题乌江亭》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写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②王安石《乌江亭》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写的(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③李清照《夏日绝句》是从为人气节的角度来写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总结方法】:从诗句入手,总结分析总结作者评价历史人物的角度是哪个方面。
三首诗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议论项羽的。
3.这三首诗表达了怎样的观点?①杜牧《题乌江亭》:胜败乃兵家常事,若要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②王安石《乌江亭》: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了。军民离心,注定失败;③清照《夏日绝句》: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死得气壮山河。
【总结方法】:要仔细体会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4.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会有如此评价?(知人论世)①杜牧《题乌江亭》:杜牧出身名门,是宰相杜佑之孙,少有大志,文武兼备,尤其善读兵书。身处在军阀割据的晚唐,他很想重整河山,但事与愿违,杜牧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作此诗可以说是借题发挥,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定能够“卷土重来”。②王安石《乌江亭》:王安石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发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新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因此,王安石是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进行判断。③李清照《夏日绝句》: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是从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词人。她目睹了宋高宗狼狈的南逃经历,因此她从女性的角度,对项羽为人的价值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她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宁死不屈,来讽刺当时南宋统治者在金兵南侵、国破家亡之时,委曲求全,苟且偷生,抛弃中原大好河山,偏安江南一隅,害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到处生灵涂炭。所以当她逃亡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希望南宋王朝能够像项羽那样刚强不屈与中原土地共存亡,使百姓免遭背井离乡之苦。
【总结方法】:知人论世,结合作者所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综上所述,怀古咏史诗赏析有以下几个要点:(1)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
(4)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对比、自比)。作为咏史怀古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主要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其它的典故,对于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至于用典时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
我们在鉴赏怀古咏史诗的时候,都可以运用以上几种方法来分析问题,对症下药。比较鉴赏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一言以蔽之“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审清题干,整体把握,求同辨异,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