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师教育机智

2019-09-10徐春月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徐春月

摘要: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双向活动,也是一种师生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交流沟通信息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差异,课堂的信息反馈也常常因人而异,呈现出多样性和随机性,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业务能力,精心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更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灵活、机智、正确地处理各种教学突发情况,使课堂能顺利、流畅并高效地完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机智  课堂教学  培养教学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应对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各种学习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尤其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与初中乃至高中课堂都是有差别的,由于受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往往是活跃而兴奋的,他们好奇心特别强且喜欢表现出来的,课堂生成容易与教师的课前预设相差较大。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事先充足的备课以及课堂高效灵活的反应能力。

想要游刃有余地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突发情况,除了需要教师灵活多变外,更需要课堂以外、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点滴的积累和对课堂的反思与领悟。

有幸看过一位语文名师的课堂实录,上的是《隔窗看雀》,当时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在赏析精彩语段时,有位同学找到了他最喜欢的一段话:(小麻雀)它总是落在那些最细的枝上,而且不停地跳,仿佛一个冻脚的人在不停地跺脚,也好像每一根刚落上的细枝都不是它要找的那枝,它跳来跳去,总在找,不知丢了什么。

教师问他,这句话好在哪里呢?学生沉默了。教師立刻就说:“你知道这句话很妙,但说不出妙在哪里,谁来帮帮他?”教师既肯定了这位同学回答出了前一个问题,化解了他的尴尬,同时也推动了教学秩序正常前进。这正体现了教师机智灵活的课堂反应。这位名师的智慧可不仅仅体现在这里。接下来一位同学说:“仿佛一个冻脚的人在不停地跺脚,这句话把小麻雀写活了!”很显然这位同学找到这句话的核心了,但是他的表达是有问题的。教师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不失时机地点评道:“小麻雀本来就是活的嘛!你是说这句话用了比喻是吧,是把小麻雀当人来写了!”这位同学听了连连点头。教师接着说:“那我也可以这样做比喻: 仿佛一个舞女,穿着漂亮的鞋子不停地在跳,你觉得好不好?”这时同学们齐声说不好,不好在哪里呢?有个同学站起来说:“因为麻雀很朴素,长得也不好看,怎么能说它像漂亮的舞女呢?”教师环环相扣的引导,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和严谨,更理解了文章中小麻雀“朴素”的形象,可谓是教学智慧和学生的课堂反应碰撞出来的知识火花,让人对教师的智慧敬佩不已。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育智慧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呢?

第一,广泛阅读。一名语文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水平,可以反映在他的对文本的解读、教学的设计以及课堂应变等多方面。现在的社会人们普通烦躁而急功近利,碎片化阅读以及手机等电子设备大大消耗了人们的休闲时间,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少之又少。但是,任何时候,教书育人的老师都不应该处在这一类人群中。世界文学名著、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各种类型的书都要广泛阅读。仔细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我们就了解了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特征,才能对教育孩子得心应手,才能对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的放矢。阅读中外名著,不仅涵养自己的心性品德,在课堂上更能引起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和对老师个人的敬仰,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第二,及时反思。反思是教师生成教育智慧的不竭源泉。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反思能够有效捕捉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闪光点,也能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点。每日一反思,每课一反思,有了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会琢磨着去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是推动教师自我成长,提升教育智慧的捷径。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自己上公开课后来自于其他同行及专家的点评可以是反思;自己回顾自己上课的流程及各个方面的问题可以是反思;听名家公开课后的思考也是一种反思。只要有心,只要用心,哪怕是一节“家常课”,值得反思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课堂评价语是否准确,是否多样化;上课流程是否顺畅,过渡衔接是否正常;学生课堂参与率是多少,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及时反思还要及时将这种反思形成书面文字及时保存。叶澜老师说过:一个教师上十年课不一定能成熟起来,但写一年的教学日志却肯定能成长起来。教学日志是一种对教师自己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的记录。写日志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教学日志有利于分析、认识、改变和超越自我,是一种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强有力工具。笔耕不辍才会文思泉涌,经常反思才会有所进步。

总之,教师的课堂智慧是教师从事创造性劳动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它是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准确的判断、果断地处置等心理因素的综合。教师需要在不断充实和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提高应变能力,这样才能富有成效地提高课堂调控能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

[2]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读懂孩子-——学生心理学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