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作业设计
2019-09-10李俊兵
李俊兵
【摘要】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新课标中出现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可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大多处于无序状态,局限于抄写词语、阅读练习、周记等形式,最终导致作业的质量不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为此,笔者从作业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详述如下,以作抛砖引玉。
中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作业数量与质量反差巨大。语文作业过多,学生疲于应付,作业数量多、质量低、教师的指导与反馈不及时等。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导致语文作业质量偏低,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作业的指导缺乏或者不到位。二是体系不全,没有系统性。作业设计与指导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安排很零散或者重复太多,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体系化。三是重知识、轻能力。知识巩固多,实践应用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四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与指导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五是形式老套、缺乏创新。抄写字词、默写诗文、作文训练、一课一练到单元、期中、期末练习套题等作业,单调得近乎于机械的训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质量间接决定了学习效能的优劣。针对以上情况,改革作业结构、方式、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势在必行。
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有好奇心理,喜欢新鲜的。耳目一新的东西,为此,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作业设计既要符合教学的原则,又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第一,讲究形式多样,注重兴趣。
中学语文的作业,范围极为广泛。只有我们“训”得艺术,学生才会“练”得愉悦。可以临帖,培养他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听新闻,锻炼他的听力;可以自己录音,提高他的朗读水平;可以阅读美文名篇,扩大他的阅读面;可以走进社会,挑出街头错别字;可以办手抄报,全面发展自己。此外,还有观察、联想、摘抄、写作、调查报告、课本剧、网上查找等选择,可以说,语文世界——多姿多彩,语文作业——形式灵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只有把作业设计真正融入教学中,多方设计适宜的课内外作业,指导学生时时注意、处处留心语文的学习,才能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和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二,注意因材施教,分层布置。
学生的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施以科学的方法,分层次设计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每个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比如把作业分为基础A、阅读B、写作C三种类型。A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语、练练字,加上此类学生大多不够自觉,预习作业等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做在本子上交老师批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须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同时写下简单的评析文字,掌握阅读规律,以读促写。C类作业则以写促读,规定每周至少练笔3次以上,长短不限,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随时记录的习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我再根据他们测试时的基本情况及平时表现进行二次分类,试行一段较长的时间后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这样的语文作业,学生感觉受到了尊重,因此能自觉地完成作业。
第三,注重联系,整体提高。
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同时,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和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整体提高。
總之,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只要教师心中装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作业,科学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生课外作业配置原则初探.束仁龙.教学与管理
[2]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柴忠华.教学与管理
[3]试论语文作业的科学性.韦开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4]优化作业设置拓宽发展空间.林莉.安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