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才”观对陶瓷设计的影响
2019-09-10王雪萍
王雪萍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才”观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思想基础,中华元典中最早记录有关天、地、人“三才”的是《左转》,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说过“何谓本?天、地、人,万物之本也。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从造物开始,第一次使用陶器的时候,也隐约着透露出这种深奥的思想理念,本文从天、地、人三个方面如何对陶瓷设计产生影響进行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三才”观对事物的影响有没有新的解释,需要我们的深入研究。
1、“三才”观的概念及发展
最明确、最系统的提出“三才”是《周易》,在《周易正义》中有这样一句话:“此覆明变化,进退之意,言六爻递相推动而生变化,是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这里所说的是天道、地道、人道。在《周礼·冬宫·考工记》中也说过“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古人智慧的造物,是遵循着一套制作方法并且世代相传下去,尤其是制作工艺比较的复杂的造物,比如制作陶器、瓷器都是经过一道一道的工序。要遵循这种思想,才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器物。从古到今,“三才” 观的思想一直延续下去,就像阴阳平衡发展,尊重自然,才能和和与共,“天--地--人”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天与地相同相融的动态关系系统。人受自然的约束又可以利用自然。在此,我们强调的是一个系统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观。
3、陶瓷设计中的“天”
陶瓷设计中自然时间的“天”:昼夜、春夏秋冬等自然时间的天象变化。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气候强,这不仅适合陶瓷的制作对于其他的事物的生长也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社会时间的“天”指时代、历史等社会时间及“时机”的概念。唐代时期全国的制瓷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宋明清时期,陶瓷出现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并且远洋世界。在“五行”之艺中,金、木、水、火、土,缺一不能制成精美的陶瓷品,各种条件的形成都极大的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
4、陶瓷设计中的“地”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已经开始烧制陶器了,高岭土是制作瓷器的重要原料,因最初在景德镇东乡高岭村发现而得名,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白中微带灰色的黏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各地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出现不同的陶瓷,由于产地和属性的差异,不同地区烧制的陶瓷具有不同的特点。
景德镇属丘陵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景德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别是瓷石、高岭土和煤炭蕴藏最具特色。景德镇不仅富有宜瓷黏土,燃料资源丰富,水运交通便利,具有极其优越的制瓷换机景德镇的高岭土在国际陶瓷界都具有影响,用它生产出来的景德镇瓷器,曾经代表着中国陶瓷制品的高端水平和上等品质,影响着中国甚至世界。景德镇的高岭土就可以烧制1300以上的温度,只有这种土才可烧制这么高的温度,所以说欧洲、日本等地的陶瓷与中国土地上的陶瓷不同,景德镇就是有烧制精美陶瓷的地理条件,从古到今,这种地理环境给这个地方带来了陶瓷文化,这里的泥土、窑口、制瓷手艺等都是制作陶瓷先天的条件。
5、陶瓷设计中的“人”
“人和”在艺术设计中的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文化群体,每个文化群体都表现出不同的需求,不同文化群体的特定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是一种“因人而异”的设计思想。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考工记》中也分百工,景德镇工匠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这对工匠的工艺水平的提高和技艺的娴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新工艺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景德镇工艺逐渐发展,工匠精神与创新为一体,现已发展各种陶瓷工艺,比如一次偶然的产品缺陷中,使得工匠大受启发,在明代永乐年间成功烧制出晶莹剔透的玲珑瓷器,景德镇陶瓷艺人也将玲珑瓷做到了青花瓷首饰上。结合现代美的青花玲珑瓷器,是景德镇创意陶瓷的特色,陶瓷艺人表达的既有工匠精神也有创新精神。现代在材料上面的运用,也有了很多创新,陶瓷与木料的结合,陶瓷与现代材料的结合,现代陶瓷的发展也深受众多人的喜爱,韩国檀国大学金炳律教授最新研究的是陶瓷不同釉料的变化,画的釉料看不见,烧出来的效果则是千变万化,这也是陶瓷的创新。
6、结语
设计活动是一个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界面,在这个界面里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要准确把握“天时”,充分利用“地利”,实现“人和”。提高设计师的素养精神与预见性,积极的传承中国陶瓷文化,学习中国西方陶瓷文化在三才观思维方式上的体现,要纵观世界古今的陶瓷发展,自古至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现代青年要加强圣人造物的工匠精神,在“三才观”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陶瓷制造的实践创造,避免单向度发展,我们的创造可以来自于制造陶瓷的各个方面的一个点,或是材料、或是温度等等。我们要善于观察、敢于放弃旧式,去实践新的想法。
参考文献:
[1] 齐标.略论景德镇瓷窑的变迁[D].江苏:东南大学,2005:19-27.
[2] 许禾惠.浅谈“三才”观对室内设计的影响[D].泉州纺织服装学院,2010..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