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幸福课堂,培养幸福学生

2019-09-10魏燕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容积幸福感因材施教

魏燕平

“近几年,关于幸福的话题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不断涌现的幸福感调查和城市幸福排行榜不但让民众在茶余饭后有了谈资,更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人们关于幸福的思考。”把幸福的话题延伸到我们的教育,学者认为,教育是人的幸福的源泉与保障,人的幸福是教育的目的。怀着对教育本源的追求,我校自开办以来一直以“幸福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我们希望把教育的一切都与师生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但在物质条件日益发展的今天,学生在学校里真的感到幸福吗?笔者认为,课堂学习是学生校园生活中用时最多,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校园里的幸福感。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幸福课堂,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培养幸福学生。

那么,“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幸福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认为能产生幸福感的课堂就是“幸福课堂”。在幸福课堂中,学生能通过丰富生动的学习活动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激发潜能、陶冶性情,最终达到全面、和谐、幸福成长的目的。

经过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以数学课堂为例浅谈构建幸福课堂的五个可操作策略:

一、找准目标,了解学习起点,构建幸福课堂

实践表明,要学生在课堂获得幸福感,首先要保证学生容易学懂,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需要去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獲得成功的体验。

1.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给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功感。如,在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中,有的老师把新授目标定在“能灵活计算事情发生的经过时间”上,还在第一课时就让学生练习类似“4月1日是星期四,叔叔去出差,5月1日回来是星期几?”使大多数学生无从入手,个个愁眉苦脸。这样的目标是不科学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毫无幸福感可言。反之,因为“年月日”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历过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课前调查等方式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让他们充当“小老师”,体验成功的乐趣,再通过小儿歌和拳头记忆法等帮助他们记忆相关知识,整节课充满欢声笑语,这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

2.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考虑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和课堂的容量,让孩子每节课都体会到收获的乐趣。如,在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中,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的计算方法,应该很容易利用知识的迁移去理解这部分内容,把“积和容积单位、容积的计算以及用排水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三个内容一起讲,结果只能“蜻蜓点水”式地勉强讲完,学生根本没有比较深刻的收获。五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容积和容积单位,对学生来说怎样更好地理解容积的意义是重点,也是下一步学习容积单位和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目标不宜太多,我们只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容积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用迁移思想去学习新知的好处就可以了。只有每节课学有所得,才能体验收获的幸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幸福课堂

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帮助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思维,构建幸福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引领思考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依托童话、生活、数学问题等进行。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童话故事。”将童话故事融入数学课堂,让孩子在聆听童话故事的同时解决数学问题,如在二年级《用2至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中,我们创设了猴妈妈分桃子的童话情境;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一课中,我们创设了跳绳比赛情境……一下子把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学习乐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创设操作情景,以活动获得经历

实验操作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和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剪、量、折、画,使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既激发了求知欲,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我们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习能力,构建幸福课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强势智慧,有的计算能力比较强,有的解决问题比较拿手,有的特别喜欢钻研几何问题……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强势智慧,在课堂上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可以在两方面实现因材施教,一是在提问上因材施教,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愿望;二是在练习上因材施教,树立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材施教,能使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恐惧感消失,幸福感增强,学习的过程就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四、多元调控,调整学习状态,构建幸福课堂

学生的学习状态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有效性,为了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应该在课堂中采用多种调控方式,保证学生紧跟步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上课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让所有的学生有事可做;运用树立榜样的方式提醒不在状态的学生尽快投入学习;课中设计小儿歌或课间操等,舒缓学生的学习疲劳。这样的多元调控,可以让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享受课堂,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五、发展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构建幸福课堂

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才能增加学生的幸福感。我们作了以下尝试:利用学生成长手册记录学生每日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盖红花的方式及时反馈当节课的情况;建立作业评价机制。除了采用等级制进行定量评价以外,我们还会给学生写批注,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书写等进行定性评价并在课堂上展示优秀作业;利用成长手册进行阶段评价并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实践证明,构建小学数学幸福课堂,必须在“目标定位、情境创设、因材施教、课堂调控、评价方式”五个方面下苦功,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自由平等、思维碰撞的平台,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能让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幸福课堂,才能培养幸福学生。

猜你喜欢

容积幸福感因材施教
容积和容积单位(部级优课)
挖一个圆锥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巧求容积
爷爷的输液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