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康淑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但由于数学学科抽象、逻辑思维非常强,而且,小学生年龄小,很多知识不能完全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教学模式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立足于数形结合思想,针对小学数学在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意义,并探究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全面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230-02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向人文教育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认知。而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探讨、解决。

1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在我国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就像在教学中传授学生“1+1=2”,那么学生就背诵“1+1=2”,并不去思考为什么。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无法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快乐,反而会觉得数学学习比较枯燥,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小学生年龄小很多知识不能掌握,从而降低了教学有效性[1]。

2   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图形、图像的形式将复杂、抽象的数字知识、数学定理进行转换,从而降低问题难度,提高学生兴趣。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图片、图像相对数字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数形结合思想可以降低问题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数学知识。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

3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数形结合展示抽象问题,培养学生数感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首先接触的是数字,但是数字在学生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尤其是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学生往往对数字加减并不明确。所以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利用直观的图形、图像向学生展示数学中抽象的问题,从而降低问题的难度,奠定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学生往往不能了解数字加减是什么概念,需要教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在纸上根据数字大小画出相应的竖条,1就画一根,2就画两根,那么1+2就画一根再画两根,然后数一下竖条的数量就是1+2的答案。相反,6-3,就先画6根,然后将其中的三根圈起来,代表减去,看看剩下几根就是6-3的答案。因此,在数学教学初期,要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基础[3]。

3.2  数形结合解释数学概念,调动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数学概念中语言精炼、简明扼要,有时学生会觉得概念不好理解,产生畏惧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将代数概念和图形、图像相结合,进行两者之间的转换,让学生从具体的图像中加深对数字概念的理解,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4]。

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学生往往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混淆不清,无法正确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因此,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判断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过程中画一个正方形代表1,并根据分母的数字将正方形平均分成相应的若干份,再根据分子的大小进行颜色的填充,如果填充的数量在正方形内,那么代表分数是真分数;如果填充的数量超出了范围,则是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同则是整体1。如此一来,学生将很容易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界定,从而得出规律“分子小于分母是真分数,分子大于分母是假分数,分子等于分母是1”。

3.3  数形结合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解题能力是体现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使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体现。其中应用题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一方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5]。

如习题“一辆货车和一辆小轿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货车的时速是60km/h,轿车的速度是80km/h,两车在行驶了1.5小时后相遇,请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是一道典型的相遇问题,有些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看到这些数字往往不得要领,不知从何下手。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结合思想,将货车和轿车的行驶路线用一条线段表示,线段的两端分别是甲乙两地,将货车和轿车的相遇地点用点在线上标注,那么点的两端便是货车和轿车的行驶距离,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图像中看出甲乙两地的距离就是货车和轿车的行驶距离之和,那么问题就变成求货车1.5小时的行驶距离和轿车1.5小时的行驶距离之和。相遇问题通过数形转换变得迎刃而解。当学生在遇到類似的问题时便会尝试利用数形结合思维去解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降低问题难度,将抽象的数学变得简单直观。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展示抽象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利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概念,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利用数形结合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友莲.“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

[2]金得祥.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17).

[3]李海霞.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学周刊,2018(14).

[4]梁雪梅.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解

读[J].科教导刊(下旬),2017(10).

[5]邹葱芬.借助数形结合  优化概念教学——例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数形结合”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7(8).

【作者简介】

康淑兰(1966~),女,汉族,甘肃天水人,学历:大专,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分析
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