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探讨

2019-09-10田红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策略探讨教学评价小学数学

田红梅

摘要:课堂评价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对课堂的把控和对教材的把握,还应该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科学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策略探讨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平台就是课堂,课堂是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场所。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及其培养与提高也逐渐受到重视。建立高效的小学课堂就必须要实施教学评价。而教学评价的实施主要就是强调师生关系和谐以及思想的一致性,这是师生在课堂上相互配合的状态下才能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善于实践并在教学中实行教学评价。

一、营造和谐的评价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在小学第一学段,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好学的思想品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慈祥的、宽容的,是他们的贴心人。教师要使学生在老师面前、同学面前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教师在平时上课时,不能一味的放纵,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在问题得到解决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发表一下你的高见!”……渐渐地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就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当学生说的思路清晰时,教师给予高度的表扬。“你说的真清楚”……当学生说的思路不完整时,教师再帮助他们整理畅通,“说多了,思路自然清楚了”鼓励他们不断锻炼。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还应关注学生平日的学习生活。在班级中,要指导学生多看别人的优点,学会正确的评价别人。当同学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学会鼓励别人,给于别人鼓励性的话语。当然,在要求学生做好的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整个班集体。久而久之,班级里就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评价环境,这为有效的进行课堂评价打好了基础。

二、多样化进行课堂评价,做到因人而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评价,评价要以激励式为主,评价的标准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基础各有差异,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理解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用同一种要求去衡量所有学生的话,那么数学学习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会总是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而那些对数学知识接受较慢的学生,在课堂中因为总是不能得到教师的肯定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学生的成绩。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就可以给他们带来无穷大的鼓励,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现情况、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水平做出针对性的评价,这样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及时评价,做到因人而异。

三、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進行学习,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进而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一亿有多大”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我们每个人浪费1张纸,全国就浪费13亿张纸,那一亿是指多少呢?到底是多大?然后小组进行互相讨论,看怎么样才能测量出一亿张纸有多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选部分、推整体、对比参照,将数学问题一步步的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来解决,有效的使学生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进一步查漏补缺,从而更好的进行改进。

四、延时评价,还学生个性思考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整理面积公式。在随后的学生登台展示交流一环节中,我发现其中的一个小组的整理有错误,便随机创设“30秒钟小诊断”活动,让小组的同学先自己检查,再互相检查,“问题小组”在检查中发现了错误,并及时上台纠正,同学们将鼓励的掌声送给他们。教师通过巧妙的、不动声色地延时评价,为学生提供一次极好的思考、改正机会,不但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使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以获得更多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五、创新作业评价形式,提高课堂巩固效率

传统的数学作业评价主要是教师检查,此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教师难以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也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作业评价模式,可以采用师生一起检查或者是学生自查等多种方式进行作业评价。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应该主动寻找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对于做得较好的题目,教师在旁边写上鼓励性标语,例如:“你做的太棒了!”、“你真聪明!”等等,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错题,教师则可以在旁边写上“你这么聪明,怎么会犯这个问题呢?”、“这个部分是不是应当再想一想?”等等,通过委婉的评价,提醒学生的同时,并起到激励作用,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改正错题。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习题练习,或者是基础知识练习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学习小组互评,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带动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进行学习,并对作业进行检查和改正,当批改过后教师再检查确定,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帮扶小组,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通过学生互查能够加强学生探讨交流,有助于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氛围,适时发挥“评价艺术”的魅力,巧妙地运用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评价,不仅要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能力进行评价,还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这样,才能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能够激发学生、老师、学校三者的内在发展动力,使我们的数学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策略探讨教学评价小学数学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