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9-09-10吴宗文
吴宗文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生动和充满感情色彩的学科,更多地承载了启人心智、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文化使命,能更好地提升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诉求。语文教学对学生们打基础、定方向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设立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提升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这是做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引言:
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阅读是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不断地探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不断跟进教学的目标,利用建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正确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勇敢表达自己想法,帮助学生快乐阅读、享受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建立丰厚的文化底蕴,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提高阅读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十分强烈。然而,在信息化大发展时代,讯息爆炸、纷繁复杂,需要接触和处理的信息不断增多,应接不暇,这对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阅读信息的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为此,结合小学语文课程学习,语文阅读教学也成为课堂上要探讨交流的一项重点工作。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现状令人堪忧,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新课改要求下对于课程目标的规定过于广泛,甚至还有一些超纲教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根据教学任务进行目标把控。其次,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模式仍然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思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很多的语文教学工作依旧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对文章分段或者是归纳文章大意,这种枯燥呆板的学习方式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策略分析
(一)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对一件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学生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乐意去探索它、发现它。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性格方面。所以,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孩子们的转折时期。阅读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阅读是语文的精髓所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孩子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教学效果不会理想,也会让孩子们对阅读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所以,要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接受阅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的莫過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法,把课文讲得趣味性十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中。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形式
1.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最常使用的教学形式,一般会在班级当中将学生进行有规划、有重点的小组划分。一般将3到5人分成一个小组,通过任务设置、主动引导等形式,让学习小组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在实际开展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结合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科学分组的手段,形成小组良好的合作模式,切实让学生在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的氛围下,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2.竞争式合作学习。
所谓的竞争性合作学习一般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进行竞争性合作学习时,我们可以进行小组间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更有热情地分析阅读文章的内容,用竞争的方式加强文章的内容理解。小学生比较有竞争性和合作性,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精神,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提高小组学生在学习和竞争中的整体整合能力。
3.课外合作学习。
课外合作学习手段是采用课外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生活内容进行紧密关联。例如,教师可以提出“最难忘的人、最难忘的事情”等写作题目,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发现。教师提前告诉学生思考范围,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知识之后,将阅读情感、知识有机融入到生活实践当中,切实通过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合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教师主要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再实现提升文化素养的高要求,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学习课内阅读材料,同时教会学生阅读的方式。首先教师应告诉学生阅读不应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正确的方式首先应是一字一句、反复研读,对于有些不理解的地方,甚至要反复阅读,来保证对阅读材料的充分理解;其次,阅读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轻松的情绪阅读,以培养出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后,在阅读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对学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阅读是在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熟练应用阅读技巧,达到提高阅读量、增强阅读能力、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情感等教学目的,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个人文学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学基础。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出新的要求,教学宗旨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达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喜欢模仿周围人的做事方式,因此,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更容易将学生带入阅读情境中,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阮婷.多举措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N].运城日报,2017-11-27(005).
[2]尹丽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76+131.
[3]彭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71+76.
[4]张译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15+117.
[5]安静茹.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