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0谢湄瑛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谢湄瑛

摘 要:随着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思考如何尽量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需要,保持他们积极的学习状态,赏识教育的出现则做到了尊重和宽容学生,不断的欣赏和激励学生,有助于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赏识文章,要注重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还要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从而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引言

小学生年齡较小,思想心智等尚未成熟,所以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当中更希望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关注与表扬。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奠定学生语文基础的重要学科,在如今教育改革背景下,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与关注。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需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等展开。将赏识教育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通过欣赏、表扬学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们快乐的学习,确保教学的高效率。

1 赏识教育的概述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以及不断进取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和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行为,指明发展方向;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不良行为。

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1]。赏识教育是具有人性化和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推广有利于保护学生成长的天赋,激发潜能,把成长快乐带给他们。

2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2.1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各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赏识教育,首先自身应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挣脱出来,彻底摒弃“大家长主义”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过去麻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所以,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尽量给予他们平等的表现机会,赞赏他们的行为,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与关怀。只有这样,师生间才能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赏识教育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新课改实行以后,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还要提升对语文的感知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发言,要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教学《观潮》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出一些问题,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突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2.2完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赏识文章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多位教育专家反复研讨才最终确定的,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是不相同。在小学语文閱读教学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明确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对学生以后的写作方面的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例如在教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文章内容从孩子的视角理解小女孩饥寒交迫的处境以及对美好明天的向往,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深深的触及到小学生的内心。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赏识教育,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科学合理,文章的篇幅不能够过长,但是在情感的表达上一定要真切。培养学生赏识文章的能力,学习情感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3借助先进教学设备,提高赏识教育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陆续被引进教学课堂,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丰富了感性材料,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些先进辅助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导他们聚精会神的观看和欣赏,以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3]。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放映植物种子被小动物带走传播的图片和小视频,还可以带学生到野外观察蒲公英飘散、豆荚炸开的实景。这样直观生动的效果更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也有利于赏识教育的开展进行。再比如在一些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成语的含义用图像或语音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根据其内容去猜成语。

2.4加强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信心的关键时期,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评价会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常常鼓励,要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4]。例如,教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文中讲述了父亲冒着生命的危险从地震的废墟中救出儿子的故事,说明了只要不放弃希望,就终将会取得成功的道理。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向文章的主人公学习,永远不要放弃希望,要帮助学生们建立起信心。

结语

赏识教育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为保证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习更多知识内容,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需要将赏识教育应用当中,通过对学生的赞美与赏识,增强学习自信心,为学生未来更好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博萌.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赏识教育[J].神州,2017(31):185-185.

[2]全彬文.浅析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思维与智慧,2016(23):60.

[3]杨文静.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与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7:255.

[4]郑丽兰.论赏识教育的意义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08):159-160.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