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2019-09-10史春华

教育家 2019年42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育人

史春华

家校共育是家长、学校在明确主体责任的前提下进行配合与沟通,共同培养孩子,以期实现最佳育人效果的一种育人体系和机制。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家校共育实践——

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卡,架起家校互通的桥梁。我校每学期都会召开年级家长会,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教育教学管理思路和策略,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各班也会召开班级家长会,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小组长分别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并请优秀学生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另外,我们还有家校联系卡,上面记录着学生每周的自我反思和小组长对学生的评价,以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本周在校的综合表现。家长还可以在联系卡上写下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对学校和老师的建议等。学生返校后,由班主任对家校联系卡上所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并与家长和学生展开交流,补偏纠错。这样一来,家长、学生、老师间便多了一份沟通和了解。

组建家长委员会,增强家校互信。我校选举产生家长委员会,让其参与课堂开放日活动、秋游参观活动、学生餐厅饭菜设置等,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服务。

发挥新媒体优势,拓宽家校互动渠道。我校借助中国移动公司开通了校讯通即时服务,同时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建立老师与家长、孩子与家长的即时联络通道,做好师、生、家长三者之间的沟通,拉近了三者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种摩擦事件。

做实家访工作,让真情与理解在心的交换中融合、升华。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对班内学生家访的次数不得少于15人次,就学生在校表现和家长进行交流,同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表现,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

让家长行动起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目前的家校共育实践的确带给我校一些收获,但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家校共育的未来,我们有以下构想——

转变家长观念,指导家庭教育方法。一是建立家长网校,在学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上设立相关栏目,与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理念、方法以及优秀家教事例等。二是举办家庭教育专家讲座,让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策略。三是召开优秀家庭教育报告会,分享成功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做法,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

构建平等、开放、共赢的家校共育工作平台。一是发挥家长委员会和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开设不同的实践项目,让学生由封闭的教室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二是不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月”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全方位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三是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良性、健全的家校共育机制是立德树人的“助力器”,家校共育“术”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以实现家校间真正和谐,达成最佳育人效果。

(作者單位: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初中)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