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

2019-09-10贾文艺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情境体验有效运用阅读教学

贾文艺

摘 要:阅读中基于文本的情境体验,感受语文的多样化,可促使学生沉浸在语文的情境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必要的环节,阅读能够让学生打开心门,走进更加广阔的思维视域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联想,情境中的体验可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想象力随之延伸,教师应注重阅读中,情境化的直观信息呈现过程,在阅读互动模式下,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体验;有效运用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中,学生们阅读的水平参差不齐,阅读的能力差异化明显,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等,在阅读阶段融合情境信息,导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元素,自然的通过语言描绘等构建情境,让学生获得由浅入深的阅读体验,期间教师还可以在情境的布置中,引导学生展开多层次的知识联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后在阅读的环节借助情境体验,感受生活与生命中的哲理智慧。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阅读本身是一个识文断字、理解内涵的过程,阅读中学生开始要扫清文字障碍,而后就是要结合上下文获得情感体验,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毕竟没有过文中的类似经历,对于文中描写的场景,学生也十分陌生,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虽然阅读中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始终不能通过阅读获得深刻的体验,阅读后学生的忘性大,记忆不够深刻,当然在阅读的理解、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也表现出很多的不足,情境体验就让學生走进了语文的故事当中,转移了思维空间,学生的视角不断的转动,随着文章的推进而获得了更多的联想,他们想象内容随之丰富起来,通过情境体验可受益良多。

1.2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

阅读中学生放松下来,在情境中自由的讨论,有利于增加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力,打破了学生只能表层面阅读文章的僵局,在情境体验中形成阅读趣味感。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生每天都需要用普通话和老师、父母、同学进行沟通交流,有着很强的语言现实环境。另外,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适宜的情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经常告诫学生要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由此可见,适宜的情境不仅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而且在语文考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性情境的创设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语言文字的创造、运用与发展与人文艺术的创造发展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在我国古代语言文字与人文艺术的高度融合更是创造了各种各样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例如在战国时期乃至更悠远的青铜文化中,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的青铜器配以各式各样的古代文字,使艺术与文字相互交融、相互凸显、相辅相成。

2.1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

现目前,各个学科知识的过度分化现象是学科融合最大的壁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鲜有教师还能够想起语文与音乐艺术之间其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然而据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创设音乐情境,不仅能够营造起舒缓和谐、欢快活泼、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实际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情况,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音乐情境。例如在阅读有关风景名胜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选取《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来营造恬淡雅致的阅读情境,促使学生在舒缓和谐的清韵中细细品味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从而实现人文艺术渗透与学科知识传授的相互融合。

2.2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小学语文阅读是具有知识性、思想性、人文性等属性学科。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透过阅读教学达到“立德树人”要求,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提升。然而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阅读教学中,学生虽然表面上能够很好的理解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但其潜在意识态度确难以将其内化并吸收,这就造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流于表面的现状。为了有效凸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性,教师不妨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进入角色的境遇与内心,促使其在扮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内化角色的态度思想,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健全人格、提升道德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进行有关“爱国”主题的阅读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扮演“王二小”“张嘎”“海娃”等经典的爱国者角色,让学生一边阅读文章,一边扮演角色,最终树立起崇高的爱国理想与抱负。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效性情境的创设

3.1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情境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类似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将文章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有效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3.2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直观情境

形象化思维是小学生认知特性的重要表现,其决定了小学生需要通过直观形象内化知识的基本途径。鉴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应该紧紧围绕学生形象化的认知特点,切实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直观可视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3.3将故事融入情境当中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将故事融入情境创设中的做法,能够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的教学为例,由于课文属于古诗,小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作者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对故事的写作背景有一个大致了解,从而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在完成课文講解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诗文进行翻译并进行故事编写,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锻炼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兼具艺术性与时效性。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表演情境、生活化情景、多媒体教学情境等,全面提升教学活动的艺术性与时效性,并切实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士秀.试论情境创设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257-257.

[2]马育春.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5):102-103.

[3]李本功.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2(12):211-223.

[4]张发香.情境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1):356-357.

猜你喜欢

情境体验有效运用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有效情境体验之“四要”
浅谈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体验,让文本内涵走向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