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19-09-10宋纪文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必要性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际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文首先将分析数学思维的含义,然后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一点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必要性;培养策略

0 引言

數学思维能力是小学生正确认识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所以,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数学思维的含义

所谓数学思维,主要指的就是一种数学独有的思考模式,它要求学习者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与研究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做好理论知识的传输,而且也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本身的规律。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都不完全一样,一些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合理地应用,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却相对较浅,他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掌握知识。所以,为了能够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通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以及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而且,和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知识更加抽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把感性思维转化成理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使用口语开展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口语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特别是在讲解一些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使用口语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这些概念的含义。例如,在描述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三角形概念(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口语化的方法把这一概念叙述成“三个人手拉手围成的图形”,通过这种口语描述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和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加强对数形结合法的应用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教师应该加强对数形结合法的应用,也就是归纳总结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在其中加入数学思维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具体和抽象间获得思维能力,并在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有机结合过程中研究知识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该尽可能地使用一些比较形象和直观的图像。此外,也应该将这些图像转变成不同的数量关系,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时候,很多老师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是,要是图形产生一定的变化,学生就很难灵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公式的内涵。一般来说,对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画边求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2]。

3.3 加入更多的生活实例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课本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生活实例联系起来进行讲解,进而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购物》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室作为购物超市,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与售货员的角色,并合理演示整个购物流程,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类似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并能够通过在课堂中进行情景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与理解数学概念,从而提高小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3]。

3.4 重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

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于社会的认识水平也相对较低,所以,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也正是因为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更有动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并通过利用这种好奇心理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圆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留下“为什么汽车的车轮是圆形的而不是椭圆的?”等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而教师也应该耐心地逐一为学生解答这些问题,并在其中渗透圆形的相关概念与知识,从而不但能够实现教学目的,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进而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应该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与数学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通过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不但能够帮助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7):67.

[2]徐荣.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0):86.

[3]罗裕萱.数学教学中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校园(上旬),2018(02):189-189.

作者简介:

宋纪文(1960年-),男,甘肃省文县,藏族,中师毕业,小教高级,从事旧寨小学教师的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必要性
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