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旅游背景下新疆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9-09-10毋兆鹏李勇

高教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智慧旅游新疆人才培养

毋兆鹏 李勇

摘  要:旅游业作为新疆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也必将在此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但智慧旅游正在促生旅游业的巨大变革,同时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针对这种发展趋势做出快速调整亟待当前新疆高校进行思考。文章基于新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梳理,明析了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并对专业培养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智慧旅游;人才培养;问题;对策;新疆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5-0157-03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Xinjiang,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will also play a huge role in this process. However, smart tourism is promoting great chang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How to make rapid adjustments to this development trend is urgently needed to think about the current Xinjiang universities.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Xinjiang tourism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majors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analyzes the talent demand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Keywords: smart tourism; talent cultivating; problems; strategies; Xinjiang

在IBM 公司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后,2009年IBM又发布的《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在此背景下,2010年在江苏镇江开启了中国 “智慧旅游”(Smart Tourism)时代,之后开始在全国得以迅速发展。时至今日,不断发展的“智慧旅游”不仅极大改变了民众出游方式,而且也降低了对传统服务业的依赖。《201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共有50.01 亿人次国内游和1.3亿人次出境游客,其中在线旅游交易增长率达37.7%,复合增长率领跑GDP和旅游产业收入,“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也已被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纳入其中。《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8)》指出,共享旅游、更多入境游客和智慧旅游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旅游的三大发展趋势,未来超过80%的游客会通过科技了解目的地及住宿环境,并希望能通过VR(虚拟实境技术)体验后再做决定。“知道客户在哪、客户将去哪、客户有何种行为”的旅游企业将能够分到很大的一块蛋糕。因此,“智慧型”旅游人才正逐渐成为旅游行业最主要的力量[1]。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按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标准,拥有全部8个旅游资源主类中的7个,可谓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全国“智慧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新疆也在不断加快本地区“智慧旅游”建设的速度,但由于“智慧旅游”自身的复杂性及对既有产业、设施、基础的高要求性,使得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其中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严重滞后是最主要的瓶颈之一。如何针对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快速调整培养出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智慧旅游专业,也就成为当前新疆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智慧旅游”与人才需求

“智慧旅游”从本质上看,是指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2]。随着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设备的生活普及化,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携程、途牛、支付宝等在线商业平台已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游客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旅游传统“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需求。“智慧旅游”新时代背景下,私人订制、人人共享,线上线下互动正倒逼着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挑战。相较于数年前的旅游信息化,将全新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固然提升了旅游服务、改善了旅游体验、创新了旅游管理、优化了旅游资源,但也从根本上改变着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标准。这就意味着,新阶段的旅游人才培养,既需要在校期间对旅游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扎实学习和校内实训的有效性演练,更需要针对政府和企业的诉求设定符合国家和旅游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关课程,并展开在旅游企业中的信息化实地操作,通过多方努力培养出“旅游理论+实地训练+信息化操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新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现状认识和未来规划,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大三和大四年级共144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调研。其中大三同学生78名,大四学生66名。

(一)专业认可度

从入学前的专业填报来看,有11.81%的同学第一志愿填报了旅游管理这门专业,而有82.64%的同学则未选择第一志愿填报,有5.56%的同学表示当初随机选填。进一步调查了解发现,只有4.17%的学生表示选报前非常了解该专业,44.44%的学生表示了解, 47.92%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3.47%的学生表示不了解。

(二)专业课程安排

针对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对学生个人的影响情况,调查表明:6.94%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帮助,59.03%的学生选择有帮助,28.47%的学生选择稍有帮助,5.56%的学生选择没有帮助,这表明学校旅游教育课程设计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就业前景认识

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大三学生中选择非常乐观和乐观这两选项的学生分别占5.56%和35.53%,大四学生中选择非常乐观和乐观这两选项的学生分别占16.17%和42.64%。相对而言,大四学生由于参加了更多专业实践,比大三学生更乐观,但是总体上对未来就业信心不足。

(四)就业领域及目标

学生就业领域意向调研结果表明,选择愿意在旅游行业内就业的学生占到59.03%。其中,选择在旅行社工作的学生占63.19%,选择在景区工作的学生占52.78%,选择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学校的学生分别占27.22%和25.69%,而选择酒店工作的学生比例相对少只占16.67%。

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相较于传统旅游经营管理服务模式,“智慧旅游”在旅游从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手段、职责与要求等多方面带来了深刻变革。目前,新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导游人员、景区讲解人员为主,注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门技能的培养,但现实中智能导航、导游、导览、导购技术的广泛应用却正在严重挤压学生的就业空间。因此,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落后行业发展,脱离“智慧旅游”实际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还不完善,微信、APP、智慧旅游、VR交互技术等信息技术未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专业教材理论性较强,加之教材出版的滞后性,使得无法将最新的旅游行业发展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既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师资专业水平急需拓展和提升

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仍显薄弱,广泛的学缘背景更加突显出科班出身或者具有行业经历教师的匮乏。受时间、年龄、精力、教学任务等因素影响,教师再次接受正规、系统、全面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教育和训练的机会较少。由于缺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旅游业最新业态的近距离接触机会和平台,使得教师对所授专业内容也无法做到深入了解,从而难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四)实践教学基础薄弱

由于专业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所以多数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流于形式。专业模拟实训室在建立时因缺乏行业规范指导,加之相关配套设备的投入不足,使得难以营造真实实践场景。尤其是“智慧旅游”的实践教学对设施、环境、网络、人员、资金等要求更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很多实践课程内容的开展,创新性项目的研究和设计更是无从谈起。

四、新疆“智慧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明晰“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虽然当前旅游业已处在“智慧旅游”的趋势浪潮之中,但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旅游产业模式即将消失。至少“智慧旅游”的智能终端仍需大量的人力进行维护与管理,多数人文旅游产品也需通过游客与相关旅游专业员的交互才能获得深层次的身心体验。因此,新疆旅游院校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体现信息技能提升的同时,仍需注意对接传统旅游服务管理能力的养成,突破“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布局与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合理化设计课程结构

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依据当前“智慧旅游”背景下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学生持续发展需要,构建“三平台”模块化课程体系,即:人文素质课程平台,主要由思想政治、身心修养等公共课课程模块构成;职业领域课程平台,主要由职业领域核心能力模块、职业领域拓展模块构成;持续发展课程平台包含与本专业进一步提升能力和就业方向有关联的课程。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公共课程)平台的学习,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身心和创新精神能够得到协调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通过职业领域课程(专业必修)平台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具备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通过持续发展课程(就业方向选修课)平台的学习,针对性提升学生在个人感兴趣方向领域的专业能力,满足企业高技能的要求,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针对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所有课程(包含实践教学环节)的任课教师要兼顾校内和校外,其中理论课程以校内教师为主,实践类课程主要由“双师型”教师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为主。为此,学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经常性采用集中学习、集中培训、参加企业实践、校企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团队素质,进而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结合“智慧旅游”相关岗位功能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理实一体的模块化课程内容和能力递进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除采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示范教学等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外,还应注重云计算、移动终端、互联网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即同时也要善于用“智慧旅游”为智慧旅游教学服务。

(五)拓宽实习渠道,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就校内实训而言,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旅游教学的各学科来规划设计实训室,如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旅游大数据实训室、旅游VR实训室、酒店信息化管理实训室、酒店电子商务运营实训室等。同时,可采用自主开发、委托開发或与公司合作开发等方式,针对精品课程体系配套完善教学实训系统平台,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便捷、高效、高仿真的学习环境。

对校外实习基地而言,除可以采用“前店后院、线上线下”的实习模式外[3],还可与数字化景区、旅游网络运营商、旅游新媒体、机票签证办理等不同企业进行合作[4],发展多元化的实习平台,实现专业教师和学生与智慧旅游业的零距离“双接触”。

(六)密切关注市场和行业动态,聚焦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能力

结合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实施“双证融通”,将相关职业资格鉴定的考核标准融入本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同时要完善见、研习,提升野外实习与课程实习,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见、研习中必须让学生分别进入品牌旅行社、不同级别酒店和景区完成对比学习;野外实习要完成新疆与内地旅游资源与旅游企业管理的对比学习;生产性实训须结合企业生产任务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企业生产管理,体验职业环境和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建立推动本科生参与职业大赛的“以赛促学”机制,借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密切掌握市场和行业前沿动态,提升其职业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七)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跟踪体系

主动适应新型旅游产业调整的需要,根据旅游“游、购、娱、吃、住、行”的要素行业进行市场调研,重点针对“智慧旅游”影响下的旅行社(导游、计调)、酒店、会展工作任务的变化情况,在代表企业中建立岗位监测站,明确“什么岗位要人”。建立专业人才需求信息分析模型,对人才需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以及验证性数据分析,准确把握专业调整关键信息,明确“要什么样的人”;与企业共同成立“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分析得出的就业岗位对能力、素质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如何按需培养人”;跟踪毕业生就业去向,了解学生择业情况、自主创业情况、继续学习情况、社会评价情况,明确“培养后成为了怎样的人”。

五、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还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新疆在经济上是个欠发达地区,但新疆的许多旅游资源又与贫困地区重合度很高,因此仅从资源分布上就决定了旅游业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也必将在此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然而,智慧旅游正在促生的旅游业巨大变革却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新疆高校只要迅速改进传统的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能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培养出合格的智慧型地方旅游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霞.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以运城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17(4):144-146,154.

[2]梁昌勇,马银超,路彩红.大数据挖掘:智慧旅游的核心[J].开发研究,2015(5):134-139.

[3]徐蓉艳,刘小中.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前店后院”与“线上线下”模式[J].中國商贸,2014(20):215-217.

[4]周义龙.应用型本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讨和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5(1):97-99.

猜你喜欢

智慧旅游新疆人才培养
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