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2)

2019-09-10赵富强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几点思考核心素养

赵富强

摘 要:当下,我国教育事业也在进行积极地改革和完善,新课改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的主要方向和任务,而要想更好地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在教材中也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指导。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重点难点兼顾的学科,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整改,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完善和创新,本篇文章主要分析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几点思考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和颁布,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经转变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在高中教育阶段属于重点的内容,也应该积极地落实国家的教学需求,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很大的难度,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单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整改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教材中也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内容,从而为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指导,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重要的教材基础。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实质上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共同存在的学科,高中数学在整个教育阶段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如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高中阶段的数学也应该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强化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其以后的学习乃至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中阶段的数学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还能不断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素养;其次,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念都有重要的作用;最后,对学生潜在智力以及潜能的开发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完善学生的个人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二、高中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增强数学教材的教育性

教育性是教材的根本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经济高速发展,学生学习环境的新变化,学生的思考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因此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教材应根据新的环境作出一些改变。首先,以教材为基础,研究数学教材的核心素养,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计划。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一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中,可以按照函数的含义、函数的运用进行编写,结合生活中的日常实例,要求教师在课程的讲解中融入生活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课堂讲解更了解生活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对教材改革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让教材符合每一代学生的培养;其次,设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计划,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加入素质教育这一教学计划,应选择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内容。

2.增强数学教材的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的学科,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因此保证数学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前提,否则将会对学生造成严重误导。教材中内容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以及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上。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浅及深的。教材中的内容应遵循这一原则,将知识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体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建立起全面的知识网络。其中所提到的所有数学思想和方法都必须保持一致,不能存在前后矛盾、逻辑不同的问题出现,因此在编写时需要进行反复的检验。数学教材内容的这一特点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运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并解决问题。这一素养的形成将会作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可见,增强数学教材的科学性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是十分关键的。

3.数学教材要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数学教材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高中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落实核心素养除了要体现教材科学性以外,还要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来设定落实的计划。教材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对学生的能力加以提升,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引导起到作用才是有意义的。如何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呢?首先,教材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个似乎与他们的已有经验相冲突的事实。在教“等比数列”这一课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如果一张纸可以不断地折下去,那么要折多少次才能厚到超过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学生凭经验往往会猜测“一百万次”“一千万次”,甚至“上亿次”……事实证明只需要51次就可以做到。简直不可思议,它使学生的认识已久的经验与既定的实际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迫切地想要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总之,只有把教材的科学性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起来,才能使数学教材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落实。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安排,也应当兼顾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学习内容,适应教材的改革发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4.增强数学教材的现实性

课程改革进程中,教材中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新增内容需要反应新教育时代的特点,同时保留一些经典的内容。如,三角函数的知识与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联系,可以将其与振动和波动联系起来,而振动与波动是各类科技产品研发的关键,因此这部分知识可以加入一些与科技相关的内容,使数学教学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通过高中数学教材的改革,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相关人员在编写教材时要有效地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从而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有效促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核心素养统领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变革[J].数学通报,2017,56(11):1-6.

[2]虞哲骏.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观点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7(12):126-128.

[3]尹海强.高中数学校本教材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7):198.

猜你喜欢

几点思考核心素养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漫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