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019-09-10廖玉婷
廖玉婷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断升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潮流。特别是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最终改善教学效果。语文学科是传统文化渗透的最好途径,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大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延伸,在实际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渗透,可以组织学生多进行传统文化作品的改写,还要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积累,这都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提倡,传统文化热在我国成为一股潮流,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小对孩子进行传统经典礼仪的渗透。语文作为一门纯语言性的学科,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最为亲密。因此,语文教学课堂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战场。初中是学生知识累计和素养提高的主要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明显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积累,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加大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延伸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对这些内容进行纵深挖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初中语文教材课本的知识容量,让初中语文教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學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应该立足于语文教材,注重深入挖掘教材中深厚的传统文化,在知识教学的同时进行渗透,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选入的作品都是名家的经典篇章,并且通过分析这些文章的创作背景,也能对当时的时代环境更好的了解,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和内涵。另外,通过对一些现代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从而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有助于良好价值观念的树立[1]。例如对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这篇课文,就蕴含着作者对父亲深厚的爱,将中华民族的孝敬美德体现了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挖掘和把握这样的内涵,让学生们懂得体谅父母,感恩父母。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渗透
在初中学生看来,传统文化是文言文和古典文学作品中遥远的思想观念,在目前这个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并不会有多大的用途。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语文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开展的主要途径。所以为了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能够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有更深刻的感受和感悟,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进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意识得以加强,从而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塑造提供保障[2]。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羚羊木雕》这一课时,从表面上看这篇文章与传统文化并无任何联系,但故事情节始终是围绕父母让“我”要回“我”已经送人的木雕而展开的,因此教师就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对“我”父母的行为进行思考,从“我”的苦衷进行思考,从而从“诚信”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君子一言九鼎”“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让学生感受到做人应该诚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不应该反悔,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三、多进行传统文化作品的改写
写作,是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通过对传统文化作品的改写,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有新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传统文化作品和现代文化作品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感情[3]。由于传统文化作品和学生目前的生活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中所描述的内容不能理解,因此对学习传统文化作品的热情并不高,很多时候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解,依葫芦画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得的知识只是死知识,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帮助。语文教师通过让学生改写传统文化作品的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从中看出文化作品的新意。例如在讲解《爱莲说》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这篇作品的风格、体裁,尝试写一遍赞美梅花、松树、竹子等事物的文章,用物比人,赋予事物独特的精神品格。这样,让学生用写作的方式去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可以加深理解,增加对这些作品的印象,把传统文化知识转变为自己的一部分。
四、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积累
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不但可以培养语感,提升语文方面的能力,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对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在早读和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留下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4]。早读是最好的读书时间,此段时间学生的头脑比较清醒,记忆力比较强劲。在早读时间,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留下二十分钟左右让学生朗读传统文化经典,比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作品,可以给学生整理一部分让他们阅读,语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一些经典作品进行阅读,以此来增加他们的传统文化积累。同时,在日常授课开始之前,语文教师也可以留下四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每天阅读多一点,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量。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提升传统文化修养,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最终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光 .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102.
[2]史艳霞 .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87-88.
[3]李志刚 .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J].农家参谋,2017(15):87.
[4]段泽运 .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