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2019-09-10和翠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契合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和翠花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其见证了我国发展的历史,也是我国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在高中阶段开展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学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心发生了严重的偏离,逐渐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学。以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为研究对象,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现状,并探讨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契合

引言: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时期,而传统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很多西方文化不断地滲透到我国各行各业,使得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如何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主要以传统文化的本质为切入点,分析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并着重阐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措施【1】。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指的就是古人创造出来的并且传扬至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的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注重对人品行的培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自我文化修养,并最终成长为一个令人信服和能够回报社会的人。传统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求人们关注自然并爱护自然生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也扩展了许多新内容。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认知文化价值,利用其内容扩充教育素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2】。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情况

在高中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在高考成绩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高效的语文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能够继承并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并没有贯穿于教育的始终,而是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如:文言文解析材料、教材背景了解等,学生只是将其作为学习的辅助材料,并没有意识到需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复述与传达,而是以某一文化要素为切入点,不断深化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秉持辩证的教育思想,只传播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的传统文化内容,及时摒除一些不良文化。从现阶段语文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大多是对知识的复述与强制记忆,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绝大多数教师只是利用参考书,带领学生一同翻译文言文,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此种浅层的语文教育活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帮助,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契合,此种教育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学生没能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3】。

三、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措施

1.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需要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要从实际教材内容出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创设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比如,在教授《沁园春·雪》这一课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广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要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铺助教学,为学生播放视频、图片、音频等,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学习《勾践灭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对文章的背景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当时勾践卧薪尝胆的毅力,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再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式,将学生带入到课文当中,结合我国革命时期的情况来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切身感受到文章中主人公想要自由、公正、平等的愿望和思想,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4】。

3.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名著

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在课下也同样可以进行。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名著,学生通过对名著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对传统文化产生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比较优秀的古典名著,如《红楼梦》《诗经》《水浒传》《论语》等名著,让学生增加对名著或名人故事的阅读,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改善对当前高中语文的认识偏差,自主对语文进行思考探究,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探讨语文传统文化,达到语文教学中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高中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师需要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配合专项训练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品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兴趣培养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与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伟.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57-157.

[2]闫亮.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 课外语文,2015(22):157-157.

[3]尤国军.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

[4]张琳.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 高考,2017(9).

猜你喜欢

契合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