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课堂“困意浓”语文教学“有妙招”
2019-09-10张鑫
张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259-01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学生课堂上的“困意”也接踵而至。当然,也无怪乎学生,天气炎热、授课时间长、学习强度大等诸多原因,使很多学生难抵“睡神”召唤,纷纷拜倒在“周公”麾下。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引导课堂,使学生“清凉一夏”呢?下面三招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
1.增加趣味性:组织知识竞赛,让课堂“活”起来
在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可利用容易犯困的午后第一节课开展知识竞赛。针对高中语文,笔者一般是进行“诗词接龙”游戏。学生从中间划分成两队,各推举一名队长和记分员,并为自己的队伍起出有战斗力的队名。首先这个起名环节就激发了同学们热烈积极的讨论:“天霸队”、“地表最强战队”、“透心凉”、“鹿晗队”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接下来,两队所有学生按照座次依次轮流为对方出题并自己答题。题目形式有上句接下句,下句推出上句,或词的中间挖空,这一过程比分始终咬得很紧,学生们也暗暗较劲,出题难度也会自动提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个活动寓学于乐,既使学生们回顾、背诵了文言、诗词等知识,又让同学们形成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搞活了课堂气氛,学生们早把困意抛到了九霄云外,可谓是“一举三得”。
2.注入新颖性:调动视听多种感官.让学习“新”起来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加入音乐、图片、视频片段等多种多媒体因素,吸引学生的兴趣。
首先,语文课堂的导入部分是学生进入并跟随课堂思路的关键。笔者大多会设计一些多媒体元素,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讲《老人与海》中的“硬汉”精神,课程开始时会播放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对“亮剑精神”的阐述。又比如有感情的诗歌朗诵等,让学生自然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其次,教师还可结合教学目标、授课内容在课程中间加入视频、音频等。例如在讲《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笔者设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使同学们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进而养成感恩意识。因此,在文本解读完毕后,笔者播放了韩红的音乐《天亮了》,在韩红动人的歌声中,将一对父母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用爱托举出孩子的生命,创造出爱的奇迹这一感人的故事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在音乐与故事中,孩子們的眼眶湿润,课堂气氛良好,因为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起来,夏日的困意就远去了。
另外,文言文一般是难啃的硬骨头,学生很容易犯困。例如,《张衡传》是一篇节选自《后汉书》的文言文,文中着重讲到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科学成就。但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加之夏季炎热,学生们学习兴致不高,昏昏欲睡是可以预测的。因此,笔者下载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图片,让同学们结合图片来翻译文中关于地动仪的材料、尺寸、内外构造等,请同学们来借助大屏幕上的图片进行介绍,做了一次文物介绍员,孩子们觉得形式新颖,大呼过瘾。
再次,如若两节课连上的话,可以在课间休息时间播放一些简短的、趣味性强的相声、小品,一方面学生们不至于趴在桌上睡觉影响下堂课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间接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增长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3.启发主动性:设置开放性问答,让学生“醒”过来
即使教师们做了诸多努力,使出浑身解数,夏日课堂上也难免有学生抵不住困意迷糊,出现“点豆豆”的情况,那针对这样的个别学生应该怎么办?是暂停讲课,把他呵斥一顿吗?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既会打断教学进度,同时也会引起犯困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向其他学生树立错误典型,得不偿失。
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结合教学内容向犯困的学生提问题。当然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提问些诸如“我们讲到第几段了”或者专业性过强、与进度过于密切的、答案固定的问题,因为可以预测,这种问题他一定答不出来,而一旦答不出来,极易引起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那么应该怎么问,问什么呢?建议诚恳地提问简单的、开放性问题。
何谓开放性问题?所谓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相对,其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唯一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的问题。这种问题一般较为简单,回答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对于瞌睡的学生来说,因为跟前面自已错过的听课内容关联不大,简单一些,他们一般是愿意、能够回答上来的。
举个例子,在讲蒙恬作品《热爱生命》的课堂上,谈到“死亡”这一命题时,笔者发现有个平时课堂比较活跃的一个学生在打磕睡。笔者先把学生叫起来,装作自己并未发现他磕睡,而是一次正常的课堂提问。面带微笑,向他提问了一个跟内容相关联的问题:“你怎么看待死亡这件事?你觉得死亡可怕吗?在你看来,自己的一生怎么过,你就觉得死而无憾了?”当学生从你的微笑和诚挚的眼神中发现老师并不是在故意为难他,且这个问题他可以回答出的时候,他会试着去配合老师。而无论他的答案如何,请给予肯定,并让他坐下,继续你的话题并衔接好讲课内容。在学生方面,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回答,而经厉了众目睽睽下成为课堂焦点之后,相信他已经睡意全无,并且会不带负面情绪地回到听课状态。
这种开放性的问答方法,在没有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尊严地”醒过来,不失为一个解困良策。
天干物燥,学习易困,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合适的方法去把控,相信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如此一来,“老师再也不用担心我上课睡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