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江 诗人应为新时代鼓与唱

2019-09-10希成

南风·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洪江长诗北部湾

希成

洪江

广东遂溪人,1964年10月生。现居深圳宝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诗歌专集《风流土》《天堂河》,长诗集《北部湾》《丝路梦回》《梦幻深圳》等6部。《丝路梦回》荣获“不走回路”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诗歌征集活动诗集奖银奖。

他的家乡拥有一个半岛和一个海湾

在祖国大陆最南端,有个半岛叫雷州半岛,有个海湾叫北部湾。

这是诗人洪江的家乡。与洪江聊天,或谈起文学创作,话题即使扯远千里,但总要回到那个海的主题上,那个永远动荡不安的北部湾。两千多年前,位于北部湾上的徐闻和合浦两个港口就成为汉武帝開辟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向蔚蓝之海进发。洪江的诗歌创作始终无法回避关于出生地的那种思恋与情结。

2018年11月,洪江参加在家乡遂溪举行的世界华文诗人笔会,又一次回到北部湾的怀抱,他以睿智的目光重新审视北部湾,发现落日下一片橙色的海,他诗潮叠涌,接下来不到两个月时间共写出北部湾诗作50余首,其中《北部湾组诗》选入2018年第11-12期《诗选刊》,《北部湾落日》《硇洲古灯塔》等也刊于《诗歌月刊》《海燕》等杂志。

北部湾,一个诗人情感喷发的火山口,它在洪江眼里是怎样一个北部湾呢?他是这样写北部湾的落日:

万万不可/独处北部湾寂静的钟声里垂钓/那里的孤独无比辽阔,磅礴/万万不可/朝西边凝重的暮色抛出诱饵/否则,你无法钓起一尾巨大,血红的落日/无法拉扯起圆滑、沉重的时光。

北部湾给我们的感觉是偏远的、野性的、孤独的、悲壮的,甚至是死亡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也是同样的命运,他们与海抗争,与命运抗争,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的悲苦抗争。他在《独臂老人》一诗中如此道出事实与真相:

大海从不缺少什么/鱼,蟹,飞鸟,涛声一应俱齐全/他却缺了一条胳膊/自此,大海开始有了某种缺陷/左边的海总有些失重/他的一只手叫右手,另一只手叫橹/他用一只手向上挣扎/用另一只手淌过连绵不绝的波涛。

这是一种水一样的悲凉的命运,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苍茫中,一群人正往希望的曙光奔赴。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他丰厚而独特的素材和创作灵感,他写一片海的命运,一群人的命运,他并不是站在高处痛苦呐喊,而是从心灵深处细声道来,如一泓流水润泽另一片虔诚的心灵天地。这是洪江诗歌创作的深刻之处。

从小受母亲和兄长的影响热爱文学

对于诗歌的热爱,洪江非常执着,甚至有点痴迷,而这种热爱与痴迷由来已久,它缘于母语,缘于母亲那声声清悠的歌谣。

今年95岁的母亲,从小喜爱唱歌,至今仍可唱100多首歌谣,在当地传为佳话。她为人善良,传承良好的家风,母慈子孝。在她的带领下,洪江家庭被评为2017年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仅300多个家庭)。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和启蒙教育,同时受到兄长、全国著名作家洪三泰的影响,他从小爱好文学,初中阶段就开始文学创作,题材涉及诗歌、散文诗、小说、散文等。他的处女作《小河的记忆(外一章)》发表在《深圳青年报》上。几年内他又陆续在《湛江日报》《茂名日报》《粤西农垦报》《湛江文学》等市级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100多首(篇)。1989年,洪江加入了广东省作家协会,成为当时广东省作协最年轻的会员之一。

1990年,洪江来到广州读书,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和写作,同时生活视野和创作题材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校期间,组诗《硝烟年代》发表在1990年8月号《诗刊》头条位置上,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和赞赏。此组诗是以国内革命战争为题材,反映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年代带领劳苦大众闹革命,推翻三座大山,走向胜利,走向自由和解放的光辉历程。该诗主题鲜明,构思独特,富有感染力。当时《诗刊》编辑李小雨对洪江的诗大加赞赏,认为该组诗不论是作品内容,还是语言及表现手法都富有新意。随后,该组诗被《作品与争鸣》杂志转载,知名作家、评论家海湛用5000余字的篇幅加以评论,引起较大的反响。

2006年12月,洪江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风流土》,收集作者在各大报纸杂志上发表的100多首诗作。洪江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大部分篇章都显得纯朴、真实和自然,对世界道出了自己的真情,带着红土地那份质朴和诚恳。正如其兄长洪三泰所言:“洪江的诗所表现的性格是自然的,纯朴中带有土味,土昧中蕴含着真诚和智慧,有大智若愚的感觉。”

2011年7月,他出版了第二部诗集《天堂河》,收集诗人两年所创作的诗歌精品120多首,其作品的视野和题材都有了进一步拓展,受到读者的普遍的关注。诗人黄礼孩在其诗序中写道:我有机会集中欣赏洪江先生的诗歌,可谓一次迟到的阅读,据我所了解,诗人洪江在广东诗坛有“隐姓埋名”的味道,他只是不张扬地写,他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诗人,他没有去出售自己的诗歌,也很少怀着发表的欲望,只是为完成自己情感冲动的过程而写。

为新时代鼓与唱

洪江出生在雷州半岛农村,他在那里生活的时间很长。那里的人勤劳、朴素,他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他的人生和生活,为他今后的人生旅程奠定了基础。农村生活和经历,成为他文学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和资源。由于比较熟悉农村生活,他早期作品大多数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维系出生地那份情感与恩泽,从内心深处发出呐喊和呼唤,他相信它自有真切和感人的一面。

来到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工作后,他生活的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站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他内心波涛汹涌,更加充满生活的信心,更加激发自己创作的欲望。那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为深圳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尽职尽责,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崛起不懈地努力。他无比敬佩这些建设者和开拓者,在创作中,他始终与时代的脚步、社会的发展、笔人民的生活、祖国的伟大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尽一位诗人应有的职责为新时代鼓与唱。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就在北部湾的徐闻和合浦两个地方开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让这里所谓的荒蛮变得不再荒僻,海上丝绸之路将世界拉得很近,将文明拉得更近。“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目标激起了洪江的创作欲望,2014年他写出第一部反映“一带一路”的长诗《北部湾》,该诗写出岭南之南,南海之滨遥远之地的历史沉积和命运;写出神秘而充满沧桑的海湾;写出半岛硕大的头颅浮现在茫茫大海之中的生存法则;写出大自然另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

另一部同样反映“一带一路”的长诗《丝路之梦》则主要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倡议的伟大意义;写出梦回茫茫的沙漠和蔚蓝的大海,梦过遥远的历史,梦游美好的现实与未来,这些梦就是中国梦,丝路之梦、世界之梦的反复辉映,是中国复兴强盛的缩影。他窥见丝路连八方之诚心与友谊,窥见世界在握手、合作、共赢中不断向前发展。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取得巨大的成就,举世瞩目。作者以时代的责任感,创作出另一部长达5400多行的长诗《梦幻深圳》,该长诗写出深圳厚重的文化底蕴,密集的文明足迹和改革开放建设的发展历程。它仿佛在告诉人们,深圳既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大都市,又是一座充满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这座城市的背景是一条小渔村,是一个远古的原始部落,是一个个朝代零散的叠影。正是这些先民延续和传递边陲人类文明的薪火,让深圳拥有足够的底气,拥有今天的辉煌。从某种意义说,这部长诗既是一部讴歌深圳改革开放建设的长诗,也是一部深圳史诗。

洪江说:一粒种子落在土地上,背负着一种使命而来,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人来到这个世上,也背负一种使命,他们正默默地完成各自的使命。

猜你喜欢

洪江长诗北部湾
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鸟瞰
以有限来追求无限
天问:战争与人与文明
被拐20年凭4岁照片找到家
镇党委书记充当恶势力“保护伞”获刑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我行我秀
近观北部湾“南北钦防”的圆桌式竞合
女工的钟情妄想症,老总惨遭“爱"火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