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教育与丰厚农村小学生人文底蕴的实践研究

2019-09-10王桂敏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文底蕴国学农村

王桂敏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几年来教育的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少年强则国家强,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时候开始抓起,在他们小的时候教授给他们认识世界的思想,让他们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世界的观念,为将来的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国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丰厚他们的人文底蕴。

关键词:国学;农村;人文底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144-01

前言: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鲜有出去见识世面的机会,他们只能通过书本去了解这个世界,去开阔自己的眼界。选用教授他们知识的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国学经典一直传承了几千年,国学中蕴含的思想除却基础的知识外,更多的是教给人们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教授给孩子为人处世在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项。

1.国学——历久弥新的经典

中华文化上下几千年,在这几千年的历程中,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被称之为经典。经典之作历经了数年的时间考验,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之间得到了传承,它们深处是有其独特之处的,这些经典之作的内容,洗去了浮华,里面蕴含着一些重要的思想,能够为人们指点迷津,它们的珍贵之处在于即便是经历了数千年,其中依旧有着极为先进的思想,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去生活,去解决心目中的疑惑。

古有《论语》、《三字经》,这些在教材中都是入门的知识,但是其中字字句句去蕴含着众多道理,《三字经》中教给人们的有关于和父母、老师、朋友相处时需要遵守的一些重要守则。一撇一捺组成了“人”字,人一出

生身边就交织着各种关系,在这一生之中,有着血浓于水的亲人,有为自己排忧解难的师长,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跟他们的相处的点点滴滴组成了我们的生活,能够在与他们相处交流的过程中,让对方感到舒适是一项需要学习的重要本领。而在《三字经》中便有着许多这样的道理,它教给人们要孝敬父母,但不要一味的愚孝,孝顺不代表没有自我思想的赞同,孝顺是要尊敬父母的想法,但同样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不是单纯的听从他们所有的安排。对于师长应该有基本的礼仪,对待长辈要尊敬,做到晚辈应该具备的行为礼仪,这些都体现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细节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人们应当将经典之作中的精华部分寻找出来,将其奉为圭臬,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古至今礼仪一直被当做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学习国学,学懂国学是非常重要的。

2.育人先育德

老师在学生的一生中是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的,在孩子的启蒙阶段,老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他们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所以老师的引导与教育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是很重要的。在教导他们之前,老师应当先做好自己,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去充实自己,让自己了解了更多,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老师在教导孩子们自己应该先完善自身。

在小学之时,孩子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大部分是来自于家长和老师,这是他们的启蒙时期,他们对于这个世界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要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才能够更好的去了解与认识这个世界。语文老师一直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身份,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孩子们仅仅是通过这几年的学习的确是无法将中华文化了解达到透彻的地步,而语文老师除了教给他们这些书本上的知识以外,更多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這其中也包括着立德树人,因为这些便也是中华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一个拥有超高智商,掌握了众多知识的人,品德却是低下的,这对社会是具有严重危害的,而一个人即便他没有出众的才华,但是他的品德很好,这样的人是能够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温暖的,是能给这个世界增添美好的。

育人要先育德,一个人的品德也是一个人的名片,因为有了优良的品德,这个人便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并且他能够用自己这些品德去带给其他人舒适。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将孩子培育成一名有德行的人比让孩子成为一个成绩高的人更重要,在他们将来的人生当中,或许学到的这些知识并不能时时刻刻运用到生活中,但是品德却存在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育德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孩子们通过对国学的学习,在老师的教授下以及自己的理解,去将国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

3.丰厚人文底蕴成就自我

农村的孩子们众多生活在大山中,他们日常的生活都是在这个山沟沟进行的,对于他们来说,大山外面的世界是未知的,是神秘的,由于家庭的原因,或许某些孩子一辈子都无法去往外面的世界。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些孩子会有性格孤僻或者其他性格上的缺陷,对于他们来说,人文底蕴的丰富更为重要,老师应该教导他们成为一个温暖的人,亦或者是让他们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成为一个独特的自己。

国学经典中有着众多立德树人的方面,在孩童启蒙之时,阅读经典对于他们心性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处在农村的孩子们可以通过对于国学的学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国学经典中也有着许多的典故,这些典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国学中的内容。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国学中的小故事帮助他们理解内容,将他们分为小组,对国学内容进行讨论与汇报演出,激发他们学习国学的兴趣,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在这过程中认识了解到国学内容。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穿上自制的服装,为大家表演他们眼中的国学,用他们孩子独特的视角去展现着国学的魅力,在一次次情景剧、朗诵等表演中,孩子们也能加深对于国学内容的印象,也在一步一步的规范自身的行为,这便能够体现出学习国学是可以丰厚孩子们的人文底蕴的。

4.结语

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习国学势在必行,国学被传承了几千年,作为国之经典,其中蕴含的道理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了解与内化的。国学的内容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待人的礼仪,也有着做事的态度,这些都是人们必须要拥有的人文底蕴。对于生活中农村的小学生们,他们在对国学的学习中,认识了这个世界,也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老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快乐的学习,让他们更能接受这其中的内容,并且能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加深对于国学的理解,在这次对于国学教育的实践中可以感受到,国学教育对孩子们丰厚人文底蕴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论国学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288(02):114.

[2]中国国学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5).

[3]基于教学创造力的国学师资培养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9,6(2).

猜你喜欢

人文底蕴国学农村
“垂”改成“掉”,好不好?
美术基础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与创新
落实“文化基础”改变设计理念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浅谈新课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