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素养视野下的小学理趣教学

2019-09-10韩长娣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理趣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韩长娣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墓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流派层出不穷,如以于漪为代表的情感陶冶型、魏书生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型等,也有不少名师提出的各种教学方法等,但这一切都是指向一个方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语文素养;理趣;创新思维;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35-02

当前,不少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并未能掌握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未能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如在阅读时有一定的搜集信息能力,但在处理信息、内化为自己语言时能力不强。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而流于浅层,不少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兴趣,为学习所累,忙于应付。

部分教材内容选文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当下的时代背景相距较远,学生无法获得直接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及任务的束缚,设计的问题缺乏思维性和指向性;课堂教学中老师更注重文本内容的理解,对表达形式的训练较少;纯讲理的课堂古板、生硬,多灌输、说教;趣味性强的课堂少学生思维力、学习力的提升。

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在《理趣,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元素》中认为,语文课要有两种趣味:情趣和理趣,有了两种趣味才是完整的语文课。

语文教学中的理趣内涵非常丰富,如:阅读教学中文字的推敲斟酌,文章行文构段之理,习作教学中谋篇布局的方法等都属于理趣教学内容,再如,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都含有理性的元素。从审美角度看,理趣让人感受到方法的引导,思维的提升。

“语文素养视野下的小学理趣教学”就是以“趣”为途径,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思想、过程、形式和方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1.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幽默要充满理趣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有一项调查显示:具有幽默感、亲和力的老师越来越能笼络学生的心,而传统的、严肃的老师越来越不受到学生的青睐。

语文课堂幽默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幽默、舞台幽默,它是以育人为目的的,让学生在“有趣”中能有所收获,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幽默需要把握尺度,需要恰到好处,应注意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适时、适地、适人。幽默应该见好就收,不能没完没了,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嘲笑学生,最忌讽刺挖苦,幽默的内容要健康向上。

特级教师钱梦龙一次去外地做示范课。开始,课堂气氛严肃紧张。钱老师走上讲台后,微笑着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财),打一人名。”这句话就像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中,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们积极思考着,一会儿,一名同学举手回答:“钱梦龙。”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一下子和钱老师贴近了,学生顿时觉得这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跟这样的老师学习一定是轻松偷快的乐事。钱梦龙老师的幽默把紧张的气氛瞬间变成了轻松、愉快。

幽默教学是一种很美的教学艺术形式,但它的美在于使用恰当,表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质就是幽默教学必须不是低级趣味的,而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的,不是单纯为逗乐而幽默,不是开过分的玩笑,也不是恶意的讽刺挖苦;量就是要注意频率,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生理与心理疲劳,而且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喧宾夺主,影响正常的教学。此外,幽默教学还要适时,为教学所需:一是学生心理所需,即在学生心理疲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时,及时给予教学幽默;二是教学内容所需,即在教学内容包含有幽默素材或可以用以进行教学幽默时,及时创造和使用教学幽默。一旦做到了适时,那么就整个教学来说,幽默就会是适当的。

我想,一节好课应该是先让人发笑,后让人思考。这句话看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要做到又谈何容易。发笑不难,难的是发笑之后的思考,所以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幽默充满理趣,让学生在会心的微笑,开怀的大笑中通晓人生的哲理,启迪学习的智慧,领悟语文的魅力。

2.理趣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

苏教版教材中有每册都编有古诗,其中不乏为数不少的哲理古诗,这些诗篇深沉浑厚、含蓄隽永,言近而旨远,它洞悉着世事的奥妙,阐释了人生的哲理,让人们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性的启迪,在冷静的思辨中,体悟出人生的真谛,感知到世界的规律。然而,古诗本身就具有意象的朦胧、模糊、多解与象征等特征,哲理古诗更有其深刻的哲理韵味,这些无疑加大了学生理解哲理古诗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还原形象;品读诗句,体会情感;诵读诗文,感悟意境;联系生活,阐明哲理。给他们指出一条终南捷径,帮助他们去阅读、理解、鉴赏哲理古诗,使他们能深刻体味诗中之“理”、“理”中之“情”、“情”中之“趣”,深入“有理趣而无理障,’(清·刘熙载《艺概·诗论》)的境界。

苏教版中也有不少阐述深刻道理的文章。《番茄太阳》这篇课文讲诉的是残疾青年“我”和盲童明明之间交往的一段经历。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我”的心路历程却几经变化,由心情灰暗到被鼓舞、被温暖、感到快乐,直至被感动,这些变化都和明明的“笑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笑”在文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让学生领悟“番茄太阳”多重含义的钥匙。因此,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把描写明明“笑声”的句子找出来细细品读,充分感悟明明笑容的纯美天真和其中所包含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让学生换位思考,深刻体会这一份笑容背后的辛酸和坚韧。学生在此时便渐渐地向着“我”的心境进行靠拢,感同身受地被明明给感动了,并逐步感受到了人们之间爱与爱进行传递的美好。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教师让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学生便能畅所欲言,如“人在生活中要积极乐观、自信自强”“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番茄太阳照亮自己”甚至还有学生提倡要搞“番茄太阳”公益小活动,把爱传递给社会上的残疾人。

《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情节虽然简单,但却是一篇具有生命教育价值的经典美文。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并初步感悟“强大”和“弱小”的现实存在。教师运用图片对比引导学生去发现在暴风雨中最弱小的是谁?并由此引出妈妈和小萨沙的对话。教师提问:“当小萨沙保护了蔷薇花后,萨沙会怎么想怎么说?”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更加贴近萨沙的内心,并逐渐建立起“不甘于做弱小者”和“保护弱者”的观念,让自信自强的信念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拓展教学,让学生以“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以及面对弱小者时该怎么样去帮助和保护他们。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能联系现实生活中保护弱小的各种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懂得帮助别人也能收获快乐的道理。文中理性的光辉让学生以此为阶梯,逐步踏人人性美好的精神家园,体会到了只要内心强大就是生活的强者,帮助学生能更好地面对学习、生活,完成自我的蜕变。

小学理趣教学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其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充满情感与活力的同时,又蕴含着理性的深度,在完成对语文课堂教学文本认知的同时,实現对教学文本的超越和重构,指向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理趣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初探
冀军校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草色遥看近却无”理趣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