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19-09-10王玲姣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王玲姣

摘 要:“文本解读”是教师通过分析、研究教材呈现的文本进而确立教学过程预设、实现三维目标的行为,它是教学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文本解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文本结构

目前,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不太关注学科本体知识、不太关注文本、不太关注教学目標”的问题,文本解读能力偏弱。

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准确到位、恰到好处的解读是塑造活力课堂、魅力课堂和生命课堂的前提,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简言之,就是要解读教材的背景、内容、语言、思维、策略、表达等,如:文本以什么样的框架、借助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如何表达。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并非孤立存在,否则极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文本解读的角度很多,不同的题材和体裁有不同的角度和取舍。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个角度,以人教版PEP6下册Unit4 Storytime “Change”为例。

一、文本解读之把握文本结构

分析文本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和手法,有助于学生更全面、迅速地了解文本的信息。文本解读首先应该是一遍一遍地通读,在通读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本文的语境是Zoom和Zip在看杂志,边看边进行交流。故事主要通过人类烹饪方式、地球环境以及鲸鱼古今未来的变化,复习巩固并拓展本单元的核心语言。按时态分,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过去,现在,未来,并学习巩固三个时态变化。针对本文的框架结构,可以将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Part 1:Cooking(Caveman didn’t cook/many things to help you/house robots)

Part 2:The earth(many trees and clean water/more buildings/the forests will be healthy and green again if we help the earth)

Part 3:Whales(lived in the sea/not many whales/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if we change now)

这样的分段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故事的发展并理解故事的情节,而且能通过对重点词汇的梳理把握整个故事,学会三个时态的自然变化,并且深入感悟到我们需要拯救世界,突出强调“Heal the world”.

二、文本解读之解构图片信息

教材中有很多具有科学性、趣味性、辅助性、主观性和人文性的图片,它们作为教材的“第二语言”,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这些插图新颖活泼、设计精美、生动有趣,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文中有9幅图片,从人物的动作以及场景变化可以推断出故事的大意,教师可以设计“用一句话解析图片信息”的活动,如前3幅图片分别可以概括为:Caveman didn’t cook.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help you cook.There will be house robots.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直观明了地熟悉文本中的动词及其过去式,并能用几个简单的句子把故事情节串联起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给出讲述故事的句型,如:Long long ago,.../Now,.../In the future,...同时需要强调在讲述故事时,分别用过去时态,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

三、文本解读之提取文本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人们总是带着问题、期待、预测,通过反复阅读而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每一次阅读后思考的问题作为帮助学生阅读的抓手。而对于文本的熟悉程度可以决定问题设置的巧妙与否。在问题设置上应该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设置问题一般遵循3B原则,即:Questions between lines,Questions behind lines,Questions beyond lines。为了充分理解作者的意图,我们不仅需要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还要理解字面背后以及超出字面的意思。该文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科技文,在设置问题时可以按照不同时段的对比来设问。在快速阅读阶段,通过回答三个问题(Q1:What was on the earth before?  Q2:How is the earth now?  Q3:What’s the future on the earth?)来体现,用三个简单而关键的问题将字里行间的信息做了概括,让学生抓住了课文的思路,也突出了标题的含义。

四、文本解读之体验人物情感

当读者与文本主人公对话时,阅读就发生了;当读者体验文本人物的情感时,阅读就发生了。此时读者在思考,思考人物、思考情感、思考线索以及思考未来的可能。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感悟体会人物的情感。Part two的教学中,在讨论到地球的发展变化时,穿插了Zip 和Zoom 的对话(Zip:How beautiful the earth was! Zoom:Don’t worry,people will help them.)从中可以体会到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引起了人类的恐慌,从而警示并提醒人类要爱护地球环境,保护家园。

五、文本解读之挖掘人文内涵

文章从三部分展示了过去、现在、未来烹饪方式的改变、地球环境的变迁以及鲸鱼的变化,让人类从深层次上感悟到自己的破坏性行为对地球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突出了“保护环境”的主题。这样,文本的内涵就被挖掘出来,并被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人生之道。

不断地对文本语言、思想、内涵的解读令人豁然开朗,我们发现了以前为了教学进度而忽略的许多东西,有的甚至是文本的精髓(陈永芳等,2014)。只有不断地实践教学,教师才会感受到阅读的美好,沉淀自己浮躁的心,使得教学设计日益完善,使得课堂充满生命力,使得学生热爱阅读,进而热爱学习。

参考文献

[1]葛炳芳.2013.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陈永芳,龚晓灵,陈小燕,孙志成.2014.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培养:体验与提升(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